第488章 极度怕死的第4军团,英勇的向襄阳发起了进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本想鄙视,转念一想似乎是好事。
    于是,
    耐心的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听天书。
    他注意到,
    旁边有1年轻军官和自己一样不懂装懂,眼神里透着清澈的愚蠢。
    混成营中尉指挥官——李二狗。
    李二狗悟性不错,但对于这种非直观的军事知识,实在无能为力。
    他对火炮最深的理解就是加农炮的抛物线弹道。
    因为,
    自己撒尿也是抛物线。
    二狗甚至认为,外貌丑陋的臼炮是邪道。
    他极度信不过4军团这帮神神叨叨的家伙。
    ……
    虽然湖广战役的主帅,陆军大臣林淮生的军令已经抵达好几天了。
    但是,
    4军团做到了重压之下,不慌不忙。
    将林总「务必加快速度,取襄阳后挥师南下,围堵蒙古马队」的军令完全抛到脑后。
    专心的研究步炮协同。
    草稿纸用了一打又一打,茶喝了一碗又一碗。
    4人抬着臼炮,反覆演练爬山。
    勤务营还打造了特制炮锄。
    张老三每天瞅着这帮另类的军爷,找了一处坡度近似的山坡反覆练炮锄,
    人为营造水平面~
    还特麽一本正经的炮击。
    好几次,
    因为后坐力,臼炮人仰马翻,咕噜噜滚下山坡。
    此情此景,张老三笑的流眼泪~
    不知为何,
    他总觉得4军团这帮军爷脑子不太正常。
    ……
    第1次试探进攻,
    在傍晚时分,
    半个太阳隐入地平线时突然展开~
    驻守虎头山的前御前2等侍卫良顺,狐疑的望着浩浩荡荡杀来的吴军。
    心里嘀咕:
    「吴贼脑子没进水吧?」
    夜间不打仗,雨天不打仗,几乎是军事常识。
    就和「兵家必争之地」一样,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违背,
    不能说一定失败。
    但失败率高达99%。
    就像邓艾翻越崇山峻岭奇袭蜀汉,可能事后再来一百次,也无法复刻成功。
    ……
    乌泱泱的第1派遣军炮灰没有穿甲,也没有阵型~
    散开了,
    乱糟糟的冲锋。
    2000人里面混杂着50多名第4军团的步兵。
    冒着清军炮火冲锋~
    仰攻时,
    更是遭遇了山顶清军火绳枪和弓箭的反覆打击。
    尸体一具具滚落~
    3名徒手步兵冲到早就看好的位置。
    1人抄起工兵铲,咔咔掘地。
    「好了。」
    另一人将拎着的木桶里调好的水泥灌入。
    「下炮锄。」
    铁制炮锄楔入灌满水泥的坑。
    ……
    拿工兵铲的人刚想微调一下水平位置,却被一发霰弹命中脑门。
    人一声不吭,顺着山坡滚落。
    其馀2人愣了半秒钟,
    默默调整了水平位置。
    然后吼道:
    「撤。」
    一直在千里镜里观察的后方友军,鸣金收兵。
    攻击阵型好似退潮。
    只留下了100多具尸体静静的躺在还带着阳光馀温的土地上。
    良顺透过炮台垛口,望着远去的黑线。
    大骂:
    「这帮狗曰的干嘛来了?」
    旁边一名绿营炮手凑趣道:
    「旗爷,这些刁民找砍头来了。」
    「哼~」
    ……
    骂归骂,
    良顺这种出身必须是大清铁杆,与国同休。
    他在回到砚山主寨之前,
    再三反覆检查了炮台防务,
    叮嘱炮手:
    「多用霰弹。」
    「铅弹不够,就自己融,还不够,石子也能凑合。」
    炮手们望着正在哐哐砸石头的几个苦役石匠,心想原来是这麽回事。
    就地取材。
    ……
    清廷经营襄阳许久,
    苦心孤诣,用石块和糯米红糖浆修筑了砚山军寨,一大一小。
    虎头山是小,面积只有主寨的三分之一。
    驻军700人,来自西北绿营。
    次日清晨,
    驻守虎头山的清军被急促的铜锣声惊醒。
    伸头一看,
    麻了。
    黑压压的吴军,已经摆出了进攻阵型。
    最前头是刀盾甲士,后面是红黑军服步兵。
    ……
    一名脸色黑红的清军千总扯着嗓子,
    激励:
    「弟兄,不要慌。都是爹生娘养的,挨上一枪子都得死。他们仰攻,没法使炮~」
    「良顺大人说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