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矿工军团的攻城绝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08章矿工军团的攻城绝技!
    东山文官学校如今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吴国文官学校。
    军乐队吹吹打打。
    在侍卫的簇拥下,陛下亲至,一为视察,二为参加结业典礼。
    200名学生正式毕业即将奔赴各地上任。
    所有人皆喜气洋洋,互相拱手。
    而新录取的400人则羡慕的站在一边望着这些年轻的不像话的「前辈们」。
    他们的心里酸溜溜,腹诽「前辈们」是运气好丶命好。
    金灿灿的乌纱帽稳稳地落在头顶。
    分配出去,全是实缺!
    以后大吴代伪清,这帮人的仕途之光明简直不敢想。
    ……
    「毕业生按照花名册,逐个上台。」
    身穿藏青色制服的学生们,听到侍卫报名字就赶紧上台。
    从陛下手里接过毕业6件套:
    毕业证书丶官印丶报导凭证丶佩剑丶手枪,还有一个铜碗~
    前面5样挺正常,最后1样比较费解。
    毕业生们接过礼物单膝跪地高呼万岁,然后退下。
    这一环节持续了半个时辰。
    之后,
    李郁又发表了祝词,无非是劝慰丶勉励丶警诫。在众人听来也没什麽新意。
    「老顾,这铜碗是什麽意思?」
    「大概是陛下怕我们路上吃饭没家伙什,盛饭的吧?」
    旁边1大龄新生听见了,差点笑喷。
    凑过来低声说道:
    「诸位前辈,陛下的寓意很深啊,从此以后你们就捧上了摔不烂的饭碗。铜,古代又称作金。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捧上了金饭碗。」
    毕业一个碗~
    ……
    毕业生和新生们进行了简单交割。
    交割打扫乾净的寝室,交换一些用不上的个人用品还有在此读书的心得,以及附近哪片的枇杷杨梅好吃。
    「听说东山还有很多学校?」
    「对,不过我得提醒你啊,有两个学校不能惹。」
    「哪2个?」
    「士官学校,全员暴力男。还有文学院,现在改名了,叫新闻学校。」
    「新闻学校有什麽可怕的?」
    「他们会颠倒黑白,在背后编排你。如果你不想苏州府百姓都知道你的大名的话,最好离他们远点。」
    最后,
    有毕业生好心提醒:
    「赶紧准备好学费,咱这的学费可贵。1年30两!」
    「啊?」
    有一半的新生炸了锅,亚历山大。
    不过,很快他们就释然了。
    府城有家「四海票号」可以借贷,利息5厘(换算成年利率,就是6%)。
    李郁没打算免除学费。
    除了军校,其馀所有学校一概要收取学费,而且不菲。
    虽然有人劝谏如此不太体面,可李郁不打算「慷慨」,坚持要把收费执行下去,以成惯例。
    ……
    而四海票号,就是他新成立的一家规模尚小的票号。
    票号大掌柜如今也换了个古怪的名字,叫经理。
    第1任经理是前「天成元票号南方掌柜」刘金鑫,副经理是从财税署调来的人。
    因为规模小,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刘金鑫牵头,
    带领麾下的原天成元票号骨干奉命编纂一本「票号行业教科书」,将晋商的票号规则丶常识全部落在纸上。
    经过筛选增减后作为「吴国财会学校」的教科书。
    财会学校丶卫生学校丶技工学校丶水师学校丶船舶学校等等一系列已经成立或者即将成立的学校,目前最大的困难不是招收学员~
    而是忙着编纂教科书。
    从零开始采访专业人员,总结经验,逐渐填充教科书内容。
    授课教师除了少部分专职教师,大部分是一线人员,从署长到技工,类似医学院的培养体系。
    教育,乃百年大计。
    为此,
    李郁又成立了教育署丶科技署和卫生署在同一大院内办公。
    暂不设大臣。
    待时机成熟,再设一教育大臣总管科教文卫。
    ……
    这些学生,或乘船或坐马车去各地赴任。
    其中有80人乘船前去江西。
    「诸位大人,我吴国的第5军团正在攻略江西。新占州县亟需恢复秩序。就看你们的了。」
    「少尉放心。」
    第5军团派来了1名少尉,10名士兵随船,负责将这些学生安全护送至南昌城。
    之后,他们将跟随大军一起行动。
    军旗插到哪儿,他们就进驻哪儿的衙门。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吴国的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实现对地方的深度掌控。
    苏松常,杭嘉湖这些腹心区域不设兵判。
    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