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进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不到一半。」
    「刘千去了湖北,你暂时挑起这个大粱。先把内圈防线设计图拿出来。」
    「属下遵命。」
    ……
    这个工作,难在需要实地考察。
    清廷的舆图,仅供参考,过于抽象,过于粗放,甚至可以说,误差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
    李郁评点,只能参考地名,山河名字,其馀的一概不能信。
    比砖家的话,还要不靠谱。
    范京藉口夫人生病,半个月内都未去衙门,以重金访名医的名义,在常州府西,松江府南游荡。
    每到一处,先是花钱寻找当地老人,然后再实地查访,绘制地图。
    按照李郁的要求,大约是5里为一格。
    虽然说这5里,也只是靠人感知,并不精确。
    可有意识的科学,总比无意识的浪漫要好。
    尤其是河流的宽度丶深度,一定要从附近老人口中打探。
    过于离谱的,还需要实地验证。
    坐船,用铁线垂到河底。
    实际上,除了范京这一路,另外漕帮也有一路人。
    李郁命令谭沐光,探查从太湖到黄浦江,从太湖到东海(金山卫码头)的内陆水系。
    以千料平底船能够通航为标准,
    凡是宽度丶深度不达标的河段,都标注出来。
    他会尽快派人疏浚加宽,以漕运的名义。
    打通海陆水运大循环,实现兵员的快速调动,非常重要。
    在江南作战,必须利用好水运后勤支援,和战舰火力支援。
    这叫:主场优势!
    ……
    东山团练,强势扩军500人。
    全部是种田的汉子,包吃住,每月饷银1两5。
    即使是富庶的江南,吃不上饭的人也很多。
    募兵很容易。
    无论是吃官饷,还是吃私饷,都是一份抢破头的职业。
    募兵现场,甚至就放在了府城外。
    这种大摇大摆的姿态,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
    黄文运是不会吭声的,他俩算是密室盟友嘛。
    朱珪大为震惊,找上了黄文运谈了许久,看离开的神情似乎谈的不愉快。
    回去后,他就写了密折,令亲信家人携带去京城。
    内容,无人可知!
    李郁犹豫再三,没有令下令干掉送信人,而是放任他去了。
    赌,总要担上一些风险的。
    而朱珪,竟然托人给自己带了一句话:
    「你是个聪明人,不要被别人当枪使。」
    李郁阅后,竟生出了一丝愧疚。朱老头,真是个厚道人啊!
    不过,在造反大业面前,个人情感微不足道。
    谭沐光亲自带队,押运漕粮北上了。
    这是他作为苏帮大哥的职责,没有理由推脱。
    足足60多条漕船,最小的1000料,最大的2000料。
    挂着漕帮旗,朝廷龙旗,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打头的船上,还挂着「天庾正供」的旗帜,以示身份。
    打出这个旗,漕船就是三千里大运河上的霸王,仅次于漕运官。
    ……
    任何商船丶民船见了,都得躲闪。
    否则冲撞了漕船,造成损失,就要进大狱。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属于「扯虎皮拉大旗。」
    首船上,站在谭沐光身旁的是李小五。
    他暂时卸任亲卫队长,加入了漕运的旅程。
    目的不言而喻,沿途考察,收集情报。
    有漕帮身份的掩护,这一趟几乎没有风险。
    上一次,大运河的情报是来自「假冒赛里斯使团」,不够细致,不够全面。
    这一次,李小五要在前辈的基础上,补齐这份情报。
    为此,还配备了3名助手,分别负责测深丶记录丶了望。
    「谭老大,到通州要多少天?」
    「预计20天。」
    「交粮之后,我们就必须立刻返航吗?」
    「可稍作数日停留,但不能太久。否则仓场总督衙门会赶人。」
    「为何?」
    「码头泊位有限,要给后面的船留出空间。」
    「这一路上,官府会刁难查验吗?」
    「过清江浦,需要上岸到漕运衙门办理手续,打发一下小鬼。」
    ……
    江南段运河状况不错,船队一路顺利。
    说起来,这也是李郁的功劳,去年冬天疏浚过了。
    而进入长江,谭沐光就紧张多了。
    不停的观察风力,风向,还有浪头。
    长江,可不是小河沟!翻在里面的船只不知几多。
    李小五也晕船了,吐了一次。
    他的视线,看到了一处露出水面半丈的桅杆,非常震撼。
    「沉船?」
    「对。」
    「就这麽放着不管?」
    「怎麽管,长江里捞船太难了,船一旦坐底,就被淤泥吸住了,十艘船都拉不出来,只能等待它自己散架。」谭沐光转头,嘱咐手下漕丁,「记录一下,江南运河入江口,偏东2里,距离江岸约4里处,有大型沉船,航行务必小心观察。」
    又过了半个时辰,终于望见了长江南岸,众人一阵欢呼。
    仪征运河,居然真的被钱峰给打通了!
    船队小心的驶入河道,然后降帆,减速,下锚停泊。
    管理河道水闸的胥吏站在岸上,高呼道:
    「谭老大,上岸来喝酒。过闸门,且要等会呢。」
    李小五一愣:「他们是如何辨识的?」
    谭沐光指着桅杆上的旗帜:
    「漕帮分支众多,每帮的旗帜都不同。我们苏帮的旗帜,很好认。他们守着运河,早就记熟了。」
    他先扔下一支粗的竹篙,漂浮在水面。
    随后手持一根细竹篙,从船上跳了下去,踩在竹篙上。
    细竹篙左右划水,人缓缓前行。
    李小五看傻了,自己也是船民出身,却是没见过如此轻功水上漂。
    「嘿嘿,咱老大这招叫一苇渡江。」
    谭沐光和胥吏显然是老相识,有说有笑的去了旁边一间茅屋酒馆。
    不必说,自然是他买单。
    本地人爱吃盐水老鹅,自然是要来一份的。
    靠水吃水,刚捞上来的江鲜必须上几尾。
    再来一坛子米酒,齐了。
    吃到酒酣脸热,话也就多了。
    胥吏神秘兮兮的凑过来:
    「老谭,我看你这人老实。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谭沐光撕着鹅肉,蘸着蒜蓉酱油,问道:
    「啥?」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