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4章成分迥异的第二军团
淮西人老郑,曾经在胥江码头讨生活,后效力于长兴煤矿。新⑥⑨书吧→
「拜见主公。」
李郁没有立即出声,而是观察了一会他的反应,施加一点来自上位者的威慑。
果然,看到了此人的逐渐不安。
「起来吧。」
「谢主公。」
「叫什麽名字?籍贯何地?」
「小的郑河安,安徽颍州府阜阳县郑家圩。」这个汉子一口中原官话,恭顺的回答。
(圩:四周被堤坝围绕的村子,在皖北低洼平原很常见。)
李郁问道:
「当初是怎麽离开家乡的?」
「黄河决堤,方圆十里都被淹看,咱就跑出来了。」
「家里还有几口人?」
「没了,都死光了。那年水太大,我抱着一棵树两天两夜没合眼,等水退了才下去的。」
……
李郁点点头,
黄河流经的鲁西南,江苏北,以及皖北豫南,所谓的「黄泛区」。这是一个苦难丶无奈丶不太好听的名词。
也是历朝历代,起义次数最多的区域。
出过许多的帝王将相,民风彪悍,杀头只当风吹地。所以,「黄泛区」改为「传统创业区」或许更好听。
黄河,说是母亲河。
可谁也不想拥有这样的母亲!
几千里黄河,除了给沿岸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这一优点之外,其他的全是麻烦。
「郑河安,想出人头地吗?」
「想,咱做梦都想。」
李郁一眼就看穿了这个汉子,直戳心底,给出了他无法拒绝的前景。
微笑道:
「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回乡招募壮丁,把他们带回来。」
「主公要多少人?」
「5000到10000吧,要强壮的,20岁以下的。最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明白吗?」
「明白,只要好汉,不要孬种。」
「嗯,交通丶银钱丶路线你去找贾署长商议。」
「主公放心,咱一定办的漂漂亮亮。」
……
郑河安砰砰磕了两个响头。
出门时,他内心充满了斗志。从小艰难求生,洪灾只身逃出,流浪到江南和一帮老乡聚众,但光靠拳头也混不到几个铜钱。
在码头和副会长赵二虎起了冲突,差点被灭掉。
后阴差阳错的遇到了李二狗,气味相投,引荐投到了李郁门下。效力大半年,终于等来了机会。
他一刻也不想等待,要带着他的一群弟兄们杀回老家。
然而,宣传署署长贾笑真的表情却让他很不舒服。
「你准备用什麽名义招揽青壮?」
「当兵吃粮!」
「糊涂,你当颍州官兵是瞎子吗?」
「请,请大人指教。」
「你,衣锦还乡,混的不错。告诉老乡们,你东主的商队招募护卫,要能打的,敢玩命的。饷银不低,一天三顿饱。」
贾笑真不愧是搞宣传(阴谋)的大师,娓娓道来。
「你带2000两银子回去,先把官府打点一下。不要太多,否则反而惹人怀疑,毕竟伱弄走流民,对于当地官府来说也是好事,减少民变压力。招募的人分批送走,登船走淮河进入江苏,到黄海之畔的角斜盐场会合。在那里会有人将他们送上海船,之后的事就不必你操心了。」
「谢贾大人提点。」
「嗯,做的漂亮些,主公才会对你刮目相看。你能走多远,就瞧你自己的悟性了。」
……
中午,
郑河安恭敬的邀请贾署长到附近的一家饭庄,用点便饭。
贾笑真欣然赴约,并且再次提点他该怎麽办好差事。作为一个进入李家军序列略晚的无良书生,他能够快速混到宣传署长这个位置,靠的是个人能力!
郑河安敢打敢拼,有反抗精神,野心勃勃。
然而缺乏认知,对于世界的看法过于简单。但好在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听取高人指点。
一场酒喝下来,他都亲切的称呼贾笑真为「大哥」了,毕恭毕敬的把人送走。
贾笑真离开后,
郑河安的一心腹说道:
「大哥,咱干嘛哈着这书生?」
啪,头上挨了一巴掌。
郑河安压低声音说道:
「我们都是粗人,有些事想不透。和他处好关系,大有好处。咱们的弟兄们都到了吗?」
「矿上只批准了15人随你回乡。」
「够了。」
6天后抵达颍州府,心腹又悄悄询问道:
「大哥,咱弟兄们现在手里有银子,有刀剑,还有几把短火铳。如果不回去,在阜阳县也能打出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