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四万大军,三面拉起绝户网,全歼蒙古马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注意放水的速度。我们要的是一块泥泞难行的隔离带,而不是洪水滔天。」
    好在如今已入秋。
    水位相比夏季大幅度下降~
    次日午后,
    第4军团即组织人手,将沮漳河东岸堤坝掘开了5处口子。
    清冽的河水顺着堤坝缺口流入农田,汇入沟渠,进入村镇。
    ……
    掘开堤坝的同时,
    第4军团全员大踏步后撤,生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只能说,幸亏不是丰水期。
    若是在五六月份掘开堤坝,那就是两败俱伤。
    2日后,
    东边的建阳河区域传来了消息。
    确认,
    在两条南北走向的河流之间形成了一块超过百里的湿地。
    水深处过腰,浅处也漫过脚踝。
    林淮生松了一口气,这下被围困的蒙古马队跑不掉了。
    待援兵抵达战场,
    先行劝降,后武力合围。
    吴军对蒙古骑士不敢兴趣,但是对这帮人的战马眼馋的要命。
    轻骑兵军团组建之后,
    由于征战丶疾病等损耗,战马存量一直在下降,如今已不足3000匹。
    陛下对此深表忧虑。
    ……
    喀尔喀中后旗的一名百夫长,勒马望着前方,水漫过了田埂。
    他踟蹰不前。
    身后,
    还有几十骑追随。
    由于首领们在荆州满城被友军一锅端了,蒙古马队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四分五裂。
    原先是首领们在大帐商量,
    拿出一个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方案,然后各部执行。
    大家分别隶属于十几个盟几十个旗,原本就不熟,甚至还有芥蒂有矛盾。
    如今,
    怎麽可能推选出1个共同的首领,统一指挥统一号令呢?
    只能各自为战。
    ……
    少则十几骑,多则几百骑。
    有的往北走,尝试涉水北归。
    有的往东炮,寻找新路。
    有的向西撤,想渡过沮漳河。
    还有的往南去,南边有荆州,还存有满蒙一家亲的幻想。
    5000馀骑~
    变成了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武装团伙。
    被吴军压缩在沮漳河——建阳河——荆江——长湖这样一个包围圈内。
    第4军团按兵不动!
    近卫营收拢混成营残兵,进驻荆州城。
    第2军团主力急行军去了西边,准备骗开宜昌城门~
    ……
    水师在忙着调动,刘武将麾下轻型船只从荆江驶入沮漳河,完成了进一步封锁。
    而援兵也终于抵达了潜江县。
    放弃船只,改为步行进入战场。
    训练署署长赵二虎领兵。
    他兴奋不已,终于能够独掌一军了。
    训练署虽然重要,但被归纳到文官序列,这让他很不适应。
    矿工出身的糙汉子,做哪门子文官呢。
    矿工兄弟组成的第5军团表现抢眼,这才是自己的终极梦想。
    ……
    吴军的劝降打算基本落空了,因为找不到可以做主的人~
    说客,
    不断遇到零星打野的小股马队。
    有的见了就跑,有的主动攻击,极少数存有理智且怕死的小股马队同意无条件投降~
    但是吴军对降兵开出来的条件向来不优厚。
    从起兵开始,就是如此。
    如今对军官都懒得封官许诺,遑论普通士兵了。
    「交出战马,交出武器,可保证不死。」
    就这麽3条!
    其他一概免谈。
    不答应,就等着四面合围吧。
    吴军一点不在意这些蒙古兵的生死,只是心疼那些饿肚子的战马。
    ……
    包围圈内,人烟稀少。
    一切罪责都归咎于蒙古人之前频繁打草谷。
    现在,他们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缺粮!
    人饿,马更饿。
    一般来说,
    一战马每天需要摄入不少于15斤精饲料。
    若没有足够的精饲料,
    就需要摄入翻倍的草料。
    在渺无人烟的包围圈内,获取粮食越来越困难,许多人开始杀马充饥。
    蒙古马队多是一人双马,紧急时刻杀马是传统。
    荆州城上,
    飘扬着吴国旗帜。
    残兵远远望见了,更加绝望。
    ……
    平均宽度8~10丈的沮漳河,就成了蒙古残兵们不可逾越的天堑。
    草原汉子不擅游泳,同样不擅制造简易舟船木排。
    小股马队在沮漳河边反覆逡巡,就是不敢下水。
    若是换成江汉平原的百姓,早就想办法渡河了,不敢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