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你与其被皇上赐死,不如换个轰轰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军务上。
    他只能严令这些新上任的文官催收历年亏空,同时预收一部分今年的秋粮(虽然距离秋收还有很久)。
    所征粮食全部送入淮安的几座官仓。
    粮仓暂时军管,认真清点,严格造册。
    同时徵发2万徭役,在淮安大运河沿线修筑营垒。
    祖有恩家学深厚,对守城情有独锺,同时也精通于官场学问。
    他递交了一份详细的数千字军报——「角斜场大捷经验总结」。
    内容很扎实,把当天的进攻过程丶经验感悟全部落于纸面。
    福长安对六角棱堡也很感兴趣。
    一边令人在淮安周边修筑几座试点,一边将这份军报通过驿站送至京师。
    年轻的福长安骄傲而自信。
    在他眼里,
    祖有恩的这份军报亮点在于对棱堡易守难攻的分析。顺带一点笔墨肯定了淮西兵的凶悍。
    而在乾隆和一众军机大臣眼里这份军报的亮点是2个字——「大捷」。
    ……
    乾隆看到这2个字的一瞬间只觉春风拂面,水波不兴。
    很难形容这种畅快感。
    虽然只是小胜,可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朝廷的剿匪战事稳中向好,基本可控。
    「江苏舆图!」
    总管太监秦驷早有准备。
    一挥手,2个小太监立刻拉着舆图进来了。
    「主子,角斜场就在这。」
    「好,好。这是挫败了吴贼的一股偏师啊。」
    乾隆戴着水晶眼镜,仔细的观看舆图。
    「祖有恩打的好,淮西兵也敢用命。若是让吴贼从角斜场源源不断登陆,就相当于在朕的大军腰眼顶了一把尖刀,淮安,危矣。」
    和珅那是何等精明,
    立马猛夸了一通祖有恩不愧是名将祖大寿之后。
    有清一代,
    祖家的官做的未必多大,但是敛财的功夫登峰造极。尤其是不动产,有的一条街都是祖家的产业。
    祖家颇通人情,所以给和珅这位宠臣进献的也颇多。
     去年中秋,
    甚至把前门大街的4家铺子当做年礼送给了和珅。如此大手笔,和大人自然印象深刻,投桃报李。
    ……
    「传旨,赏祖有恩一等轻车都尉,内帑银50两。把朕的这个扳指也赏给他。」
    一等轻车都尉,听着很野鸡。
    实际上是清廷对于非宗室非蒙古之外,给功臣的赏赐体系内,仅次于公侯伯子男的一种爵位赏赐。
    再往上,就是男爵了。
    和珅在发迹之前,也就顶着一个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而皇帝赏赐玉扳指绝对是殊荣。
    身为汉军旗八大家之一的祖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顺便又扩展了一遍京城人脉。
    ……
    养心殿,
    和珅丶于敏中小心的坐在锦凳上。
    乾隆戴着眼镜,
    正在仔细阅读工部火药局督办大臣的摺子。
    「~海禁乃朝廷根本,不可动摇。然硫磺确系制火药必须,臣斗胆建议朝廷对海外硫**开一面。无论何船来售,皆由工部出面,悉数购买。」
    「你们怎麽看?」
    「奴才觉得可以,我大清虽然也产硫磺,可量小纯度低,确不如扶桑国之硫磺优质。」
    「老臣也觉得可以,但需严格把控,不能随便扩大海贸口子。」
    乾隆点点头:
    「那就照办吧。」
    突然,
    他摘下眼镜,问道:
    「前线将官奏报,吴贼火器装备率超过8成。他们的硫磺又是从何而来?吴贼的火药到底是自产还是海外购买?」
    ……
    于敏中肃然起敬:
    「皇上圣明烛照丶高屋建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和珅也若有所思,感觉这事里面透着蹊跷。
    乾隆略一思索:
    「拟旨,让两广总督伊尔杭丶闽浙总督王亶望帮着查查海上。不论用什麽办法,能切断吴贼可能的南洋运输线都是大功一件。顺便派人打听一下,扶桑人是否有见利忘义,把硫磺卖给吴贼?」
    「还有,刘墉出京稽查硝石走私也够久了,让他回京吧。朕有些事想当面问问他。」
    「告诉福长安,放手去做。」
    一连串的命令,
    乾隆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让人不得不佩服。
    「和珅你兼着户部,养心殿造办处和工部火药局的银钱一定要优先保证。」
    「奴才明白。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奴才还想请旨,在右安门外迁民居300馀户,为火药局和造办处腾出更大的空间。」
    乾隆全部答应。
    前些日子,他给和琳升官,让他逐渐掌握养心殿造办处。就是为了帝国的枪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