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线膛枪新战术放风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兵马青树脸瞬间惨白。
    不祥的徵兆让他心悸不安,忍不住再次下马检查马蹄丶棉甲丶弓箭。
    望着集群开出大营的清军,
    林淮生精神一振,随即意识到今日之棋局已然赢了一步——清军本不愿决战,但被逼出来了。
    ……
    江北大营和淮西新军大营,中间间隔2里。
    正门皆处于吴军的炮火威胁下,若是从正门出兵,怕是大军刚出门还未来得及整队,就会被炮弹打崩秩序。
    侧门出,就安全多了。
    军官们挥舞着佩刀,声嘶力竭的提醒兵丁整队。
    打头阵的是兖州镇和曹州镇的3000馀火绳枪手,其中一半是有药池盖的。
    列队完毕后,
    兵丁们就像受惊的鸭子一样,人挤着人,缩着头向前进。
    于此同时,
    凉州镇马队也冲出,吸引视线。
    他们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在吴军北侧火炮射程外来回慢速奔跑,为主力的迂回移动争取足够的时间。
    绿营兵列阵需要时间~
    主力列阵完毕后,绕道左右两翼发起进攻。
    ……
    林淮生指着这股打头的清军:
    「告诉郑河安,方阵前移击溃清军鸟枪手,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是。」
    传令骑兵,冲了出去。
    吴军军制还有很多处不完善,比如军令系统,鼓号旌旗都很原始,更多的依靠临阵人工传令。
    军队长期征战丶疲于奔命,没有完善调整的时间。
    接令的郑河安二话不说,立即点齐4个满编营离开本阵。
    花费了1刻钟,2000人列成了经典的3列,伴随着鼓点匀速向前。
    军官和旗手走在最前面。
    1刻钟后,
    和兖州丶曹州2镇双向奔赴,进入了射击距离。
    骑马在后督战的曹州兖州总兵对麾下兵丁今日的表现颇为满意,
    高呼:
    「弟兄们,预备~放。」
    ……
    35丈,
    清军前排蹲,后排站,1轮齐射。
    火药燃烧产生的烟雾瞬间被大风刮跑。
    吴军阵中至少几十人中弹倒地。队伍出现了些许的混乱,之后又被补齐拉平。
    「前进,前进!」
    军官们高举佩剑,向前45度。
    旗手也将手中军旗原地举高了1尺,鼓手的脸涨红,敲击速度加快。
    郑河安心中默数,
    数到24下的时候,对面的第2轮齐射陡然响起。
    这一次,
    损失就大多了。
    至少倒下了150馀人,阵型出现了混乱。
    「稳住,稳住。」
    ……
    4营火枪兵依旧扛着燧发枪,刺刀闪亮。
    步伐越来越快,接近跑步~
    15丈外,
    兖州镇曹州镇的火绳枪手心慌手抖,有人开始往后退,有人左顾右盼。更多的人装填动作变形,火药洒出丶铅弹坠地丶通条忘拔,各种状况频发。
    郑河安也不舍得底下的弟兄再挨一次齐射。
    他默数到15下的时候,突然大吼道:
    「第1列蹲,后2列站,瞄准~」
    4营火枪兵迅速停步,抵肩瞄准,他们并不打算调整有些混乱的阵型。
    第3列士兵将燧发枪从第2列士兵的肩膀上伸出。
    「放~」
    郑河安吼的声嘶力竭,
    拉长的尾声被狂暴的枪声淹没!
    ……
    当面的清军火绳枪手,好似被狂风吹过的幼苗树林齐刷刷折断。
    瞬间,
    减员超过三分之一。
    兖州总兵中弹坠马。
    曹州总兵血液冰冷,耳鸣呆滞,浑身冷汗。刚反应回来,就被麾下溃逃的兵丁挤翻坠马。
    第2军团的老传统,打空枪膛后立即发起全员刺刀冲锋。
    清军哪见过这种阵势,毫无意外的败了。
    第2军团追在后头,用刺刀猛扎溃兵后背,更加兴奋。
    落后,就要挨扎!
    战争就是这般的公平!
    坠马的曹州总兵被一刺刀戳在咽喉,死了。
    追出去100多丈,
    清军大营腾起阵阵白烟,布置在营内的火炮开始拦截轰击。
    郑河安见状连忙下令撤退。
    于是,1700馀士兵迅速返回本阵。
    ……
    年轻的脸庞,杀气腾腾。
    几乎人人刺刀染血~
    年近不惑的苗有林,心里嘀咕着:
    「圣明无过陛下,募兵年轻化是对的。不止体力充沛,更是血性十足,打仗好似幼虎下山」。
    第2军团士兵平均年龄不到20.
    他在江西战场见过平均年龄30岁的第4军团,那叫一个「稳重」。
    没有血性,全是心眼。
    没有悍不畏死,全是权衡利弊。
    沉闷的鼓点打断了他的思绪。
    远处,清军列队完毕,无边无际的方阵伴着鼓声缓慢杀来。
    ……
    河道西岸,
    福长安见到了海兰察派来的求援信使。
    「抚台,前线受挫,海都统请求节制所有索伦骑兵。如果可以的话,都统希望吉林马队也暂时归他节制。」
    福长安沉默,
    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个决断太难了。
    他从兵部要来了1500索伦马队,2500吉林马队。这4000人可是朝廷的心头肉!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