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这条信息,我想换1万英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17章这条信息,我想换1万英镑!
    关达官的善意,让疍民们心存感激。
    短短6天,广东水师就招募了4000疍民。
    同时,
    疍民妇孺们划着名船成群结队进入珠江口,抵达大虎山岛停泊。
    大虎山炮台下,
    无数破烂渔船连成片,疍民们在上面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按照事先约定,
    家里男人的饷银直接发到家眷手里,划着名小船去购买米面丶食盐,各类日用品。
    广府人不喜欢这些船民。
    但是并不影响互相交易,一方用粮食丶蔬果丶肉类换取另一方的银子丶鱼获。
    ……
    上百名广府士绅被邀请至总督衙门做客。
    总督伊尔杭丶巡抚赵士生给足了这些人面子,希望他们出面以宗族为单位组建团练,以族内有威望之人出任团总。
    但各州县的团练使必须是满城的旗人出任。
    士绅们不假思索的答应了,组建团练,他们求之不得。
    整个广州城都笼罩在惴惴不安的气氛当中。
    物价每日攀升~
    一来是冬季风雪影响,二来是战火将近。
    所有人都把家里的富馀银子换成了生活必需品。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反倒无人放在心上。
    ……
    这一场风雪,从南到北覆盖了很多省份。
    李郁站在窗外,
    再次感慨天气无常,人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脆弱无比。
    10天前,
    伊比利亚驻马尼拉总督派来了一支4艘商船组成的船队,满载铅丶锡丶硝石丶蔗糖丶香料丶少量战马,还有一些奴隶。
    总督大人的堂弟唐吉金德带队。
    货物总价值折算白银23万两。
    同时向吴国购买丝绸丶茶叶丶瓷器,折合白银45万两。
    相当于,伊比利亚人这一趟倒贴22万两白银。
    不过,
    总督大人的堂弟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说明了问题。
    这批货在马尼拉倒个手,价格翻一番,立刻售罄。
    如果不辞辛苦运回欧洲销售,上帝保佑中途不沉船的话,利润当在5倍。
    ……
    用官方的话讲:
    马尼拉总督十分重视和吴国的商业友好往来,希望能够独揽吴国的茶丝瓷等出口商品。
    李郁对总督大人的眼光表示赞赏,并承诺积极推动两国的海上贸易。吴国一贯秉承平等多边贸易,对各国客商一视同仁。
    这个回应,
    显然在伊比利亚人的预料当中。
    唐吉金德又提出,他和3位下属愿意留下作为非正式的使节。
    对此,李郁并无不可。
    准许他们在松江府黄浦江畔自行购买3亩土地,建造商馆。
    唐吉金德受宠若惊,意识到自己发掘了一座巨大金矿,激动之馀,他甚至当众下跪亲口勿了李郁的皮靴表示臣服。
    殖民者都知道,
    在远东的这片土地上,被批准建造房屋丶长期滞留有多困难。远比在巴黎的某场酒会结识并打开一位伯爵夫人要难!
    ……
    当唐吉金德小心翼翼地提出这座建筑是否可以是教堂时?
    李郁笑着告诉他:
    寡人尊重信卯自由,但传教应该秉承对等原则。
    伊比利亚可以在吴国建教堂,吴国也应当同时在伊比利亚的土地上建佛寺丶道观。尼姑庵。
    所以,
    马尼拉总督最好先派人请示一下国内,得到国王和教皇的批准。
    唐吉金德目瞪口呆,建教堂的事暂时搁置。
    大家心照不宣~
    ……
    他还写信催促堂兄尽快拿出更好丶更多的货物展现「前无敌王国」的实力。
    先入为主,趁热打铁。
    防止尼德兰同行来抢生意。
    在南洋,尼德兰东印度公司颇有资金实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南洋的贸易领域,稳稳的压制了撒克逊丶伊比利亚丶佛郎机丶法兰克等国开设的东印度公司。
    不过,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内部管理接近崩溃,所有雇员都在疯狂的藉助这艘大船为自己谋取金银。
    他们什麽都不在乎,只在意那黄灿灿的金币。
    一旦消息传开,
    尼德兰商船会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那样聚集在金山卫外海。
    ……
    时光斗转星移,
    伊比利亚和尼德兰殖民者眼里已经没有帝国霸业,没有星辰大海,只有金子,装入自己口袋的金子!
    撒克逊王国贵族们眼睛里还有理想。
    孟加拉地区,加尔各答。
    轻易不出门的印度总督,伯爵阿德莱德坐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避开了众人的视线悄悄赶到了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