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勒紧绳索,逼迫清军主动进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9章勒紧绳索,逼迫清军主动进攻~
    采买署是李郁筹划许久,新成立的「空壳衙署」。
    自兼署长,署内无固定官吏。
    需要外派时,
    就从文官学校,以及各署的低阶文官花名册当中勾选,临时任命。
    执行完外派任务后,
    这些人各回各家,该干嘛还干嘛。
    不用多花钱,不多增萝卜坑。
    至于说,
    为何只找这些年轻的职场新人,就是看中了他们尚年轻。
    人在年轻的时候,
    还是有理想丶有风度丶有底线的。
    年龄一大,
    就只信钱了。
    ……
    采买署甚至连个正经衙门都没有。
    纵然如此,
    依旧横空出世,一夜成名,被外界称为「财神庙」。
    许多香客慕名而来,想拜方丈。
    然而,
    在苏州府城仔细逛3圈,愣是找不到这个衙门的存在。
    坊间传闻,
    采买署在太湖移动办公。
    ……
    李郁规定:
    有采购外派任务时,
    2名临时找来的相关行业夥计作为专业顾问,领取薪水。
    如果,
    明明有质量丶价格等问题,主理却不吭声,副理可当场揭穿。
    经事后核实无误后,主理下狱,副理得嘉奖100两。
    当然,
    只压风险不给好处,也是不对的。
    毕竟夥计又不吃官饷~
    回报就是,
    留出采买单数量1成,按照之前的价格,从主理所在铺子购买。
    如此一来,
    皆大欢喜。
    东主丶夥计都有动力积极参与。
    这次的副理就是下一次的主理,接受后任的监督。
    ……
    李郁还规定:
    原则上,
    相同货物的不同批次采买,不得从同一商家。
    这次在A家下单,
    下次就必须是B家~
    如果重复下单,采买署经办人员必须做出详细的书面解释,呈交御前。
    这样一来,
    想必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雨露均沾,普洒金币。
    ……
    大运河,胥江段。
    船队规模一眼望不到头。
    主桅杆顶挂上了「奉旨运输」的明黄旗帜,畅通无阻。
    船老大们站在船头,
    心中欢喜,又挣钱了。
    岸边围观者众。
    1名祖上织席编履的小商人表现的特别激动,频频欢呼。
    惹得周围崇尚内敛的江南人频频侧目。
    「老刘,是不是又赚了?」
    「22000顶斗笠军帽,小生意。」
    「这麽短的时间,你那个作坊怎麽可能赶制出来?」
    「现货!」
    ……
    周围人傻了。
    「啥,老刘你居然囤货?」
    「对,我从去年冬天开始囤,囤了足足半年。你们是没瞧见当时采购署的大人上门,我打开仓库门,只见斗笠军帽堆积如山。当时,大人的眼睛就亮了,当场拍板,全要。」
    「铜钿没少挣吧?」
    「还行还行。」
    刨去成本丶运费,最后500多两的纯利润。
    对于普通小商贩很不错了。
    知足!
    军用斗笠,要刷好几层桐油防雨!自然比普通民用款要贵。
    ……
    众人啧啧称奇,
    一名在松江开纺织厂的徐姓商人听见了,若有所思。
    他陡然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低头快步走出人群。
    假如,
    自己提前生产出足够多的军服军靴被褥帐篷,然后囤积在靠近前线的区域。
    朝廷一旦要用兵,
    自己直接现地现货交割。
    泼天的富贵,不就非我莫属了吗?
    ……
    思路一旦打开,野心就随之迅速膨胀。
    他决定回去找几个同行商量商量。
    大家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润。
    观如今的形势,
    朝廷用兵只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大规模。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争对于物资消耗,堪称饕鬄张口。
    就连李郁都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意外的促生了一群嗅觉灵敏的军需商人。
    从衣服鞋袜丶柴米油盐丶发展到车辆船只丶后勤医疗应有尽有,一切尽可外包。
    多年以后,
    这帮尝到甜头的人胆子越来越大,
    没有战争,制造战争。
    没有敌人,制造敌人。
    没有需求,制造需求。
    ……
    3000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