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军事较量结束,正治较量才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抄家是个细致活儿。
    以前抄的太粗糙了~
    不知道有多少隐蔽财产被遗漏掉了。
    而这些无主财产,
    普通人不敢碰,也不敢觊觎,慢慢的就不知落入何人之手了。
    抄家,
    必须用绝户网,还要有本地向导。
    这10名「被同夥抛弃的炮灰」为了好好表现丶争取进步,反覆的拉网。
    拉出了很多漏网之大鱼。
    例如,
    内务府的产业,广州周边5座庄园丶12座布庄丶2处山林。
    亲王丶郡王丶军机丶京堂们也各自有产业,规模不一罢了。
    ……
    最近刚被提拔的秘书处侍卫领班,陆舟,递上册子道:
    「陛下,逆产数据又刷新了。」
    最近,
    逆产规模,与日俱增。
    如果都折合白银的话,起初抄家只得了410万两,如今这个数字已变成了1444万两。
    李郁忍不住问道:
    「会不会有误伤?」
    陆舟摇摇头:
    「禀陛下,庄园丶山头丶码头丶矿山丶宅院丶美姬丶戏班子,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可能拥有的,就算下面的人想误伤,也没有机会。」
    「但是35万亩良田,11万亩桑田当中或有瑕疵。臣想贴出告示,若有误伤,百姓可至知府衙门,凭地契拿回。」
    「准了。」
    ……
    李郁靠着椅背,闭眼思考。
    光抄官吏士绅的家,就高达1444万两。
    100多年前,
    清兵屠广州把士绅和百姓一起抢了,大小通吃,尽展野蛮人嘴脸。
    这麽比较起来,
    自己确实很文明。
    ……
    李郁,更倾向于抓大放小。
    以18世纪我大清的国情,小民能有几两银?
    抄100家官绅,能抵50万户丶100万户小民的家资。
    想带这里,
    他心血来潮,翻出尘封已久的日记本,
    郑重写下:
    「从发起方的角度来看,战争——本质上是一桩生意,符合生意的所有要素!」
    「一场失败的战争,注定血本无归。一场成功的战争,必定一本万利。」
    写完,合上。
    ……
    广州是华南第一重镇,官绅商贾吏员无数。
    李郁成立了「清查逆产工作组「,自任组长。
    苗有林丶陆舟丶薛辰等人为副组长,分属不同系统,互相牵制。
    抄家工作开始下沉。
    城内的胥吏群体被一并干掉。
    胥吏们见过大世面,拉拢不易,胃口很大。
    趁着师出有名,
    一口气把广州城打扫乾净。
    吴国如今羽翼渐丰,对于「不识时务者」不再过多怀柔。
    旧官吏士绅阶层,要麽传檄而定,可保证其家产性命。要麽就连根拔起,不留情面。
    总之,
    留给南方官绅的时间不多了。
     抓紧时间。
    选边站。
    ……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
    李郁逐步产生了一种担忧。
    前清廷相关人士在吴国朝堂内的比例太大丶影响太重。
    这是一股值得审视的力量~
    倒不是担心他们敢跳出来反对自己。
    而是李郁笃定,
    这些人在骨子里并不认可吴国目前的路线。
    只是因为,
    他们敬畏自己,不敢不忠,所以认真的执行自己的意志(哪怕内心不认可)。
    ……
    就目前而言,
    其实这些人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也就够了。
    但是,李郁时常提醒自己要小心。
    关键时刻,
    要小心反噬~
    千万不能低估了这些人精。
    以大清基数庞大的「养蛊罐」,能混出头的普通人没一个是简单的。
    ……
    最近,
    民间偶有建议修改文官考试,至少让儒学和新学并列的声音。
    吴廷对此不置一词。
    冷处理~
    李郁判断,
    很多重臣虽未开口,但内心或许是赞成的。因为他们都是科举的重度参与者丶明显受益者。
    人,
    怎麽可能轻易否定自己的过去呢。
    随着权势与日俱增,李郁和臣下也渐行渐远。
    他已经不太可能和某位心腹大臣讲过多的心里话了。
    君王,
    必须深藏不露。
    「皇权只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这句话里的距离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
    ……
    或许有人说,
    不如当初就别用他们。
    或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