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刺客和传染病!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开饭馆也方便打探情报,多听听食客聊天的内容就行了。
    ……
    最近,苏州府各类传染疾病明显上升。
    药铺很忙丶大夫很忙。
    经济大臣范京正式提议,成立一个卫生署。
    每逢夏秋季,戾气导致(中医认为)的各类疾病就开始抬头。
    严重的时候,
    看不见的「戾气」甚至比一场叛乱都可怕!
    历史上的很多着名的战争,死于疾病的士兵数量远远高于死在刀剑之下的。
    东汉分三国,人口减了一半。
    欧洲黑死病,人口少了三分之一。
    吴国各地方衙署已经紧急调集了大批生石灰,在街道角落里泼洒。同时通过商人购买大量药材,并且禁止任何药铺涨价。
    安稳人心!
    所有人都觉得,官府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
    西山岛的大蒜素试验生产也在秘密进行中。
    味道太冲,
    以至于蚊子苍蝇都不敢靠近。
    不论做出来气味多麽令人作呕的成品。
    都统一送到岸上的一处官办收容所,给那些重症传染病患者服用。
    每1组10个人,
    至少有5组,服用不同批次的成品。
    中途不断有人死亡,立马补充新人。
    吴国没有细菌培养皿,这些病人就是行走的人形培养皿。
    没有人嫌弃这些「蒜香烧刀子」中药汤是哪个大夫开的,刺鼻难喝。
    人在生命垂危时,
    对一切难以下咽的药物,都会像对待救命神药一般,迫不及待的吃下去。
    这是一种复杂的,正常人最好不要试着去理解的「自虐」心理。
    濒临死亡的人愿意相信一切,哪怕是盐酸泡草根。
    ……
    王后胡灵儿亲自过问试验的进展,
    她听底下人说过,当初西山岛水泥测试项目是杨云娇负责的。
    所以陛下在信里一开口,立马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差事。
    不过,她只去了现场一趟就被熏的脸色发白。
    于是,再也不愿意去现场过问了。而是指派贴身侍女,胡筝负责。
    陛下提议丶王后负责的事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
    军工署帮着制作的高效捣蒜一体设备丶吴王宫工地配套玻璃厂帮着烧制的部分玻璃蒸馏设备丶太湖酒厂派来的酿酒技工,建筑署帮着盖的厂房丶农业署帮着提供的大蒜。
    先碎大蒜,然后加热,然后泡高浓度酒精。
    再后蒸馏,浓缩。
    得到成品。
    ……
    于此同时,
    军需酒精的单子被人拿下,对大蒜素项目是个很好的助攻。
    一名来自湖州府的酿酒师傅拿出了祖传的秘诀,和一位杭州府的商人合夥拿下了单子。他们制作高纯度酒精的秘诀是控温蒸馏和生石灰。
    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结合,是商业的最佳模板。
    而李郁提供了市场。
    当时有十几人参选,其评选过程也很简单,
    找了一帮老酒鬼来品尝。
    接近无水乙醇的刺激感,让酒鬼们高呼过瘾,飘飘欲仙。甚至闹出了醉死人的事故。
    科学的进步,往往需要献祭许多的生命,包括自愿参与的丶无辜被卷入的。
    数万年来,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尸骸和鲜血。
    70文一天雇佣来的十几个扒蒜老娘们欲哭无泪。
    一船大蒜!
    根本扒不完!
    就坐在太湖边,扒啊扒。
    她们想不通,这麽多的蒜泥得配多少筐黄瓜啊。
    ……
    理论上讲,
    大蒜当中,有用物质含量很低。
    如果要治病,需要在一天之内口服40斤大蒜,才可以达到门槛抗生素的效果。
    当然。
    真的这样做了,不如直接给人一刀更痛快。
    所以必须提纯!
    还有尽可能减少浓缩蒸馏过程中,大蒜素的分解。
    以目前粗浅的流程,
    只能靠运气,不同温度不同时长,多多尝试,然后拿去给人形培养皿测试。
    穷举法!
    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靠谱。
    最适合知道科技发展方向,知道皮毛,不知道工艺流程,却已经在古代站稳脚跟,可支配海量资源的穿越人士。
    总之,
    胡筝是越看越心惊,对于陛下的敬佩犹如太湖之水连绵不绝。
    她意识到,
    呛人的「蒜香烧刀子」,很可能真的是神药。
    在一次盲测当中,2名严重痢疾患者服用3日后,就不再腹泻了。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