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双方都慌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可能的。
    辽北和辽南的情况不一样,在盛京周边搞坚壁清野?你还不如宣称自己已经投吴了。
    ……
    此时,
    辽东军团集体狂奔,撒丫子跑。
    施令洋再次选拔了一批心狠手辣的包衣组建起督战队,给乌合之众们上强度。
    最新统计数据:
    6350名民夫,2133名包衣,以及他们的家眷。
    基本实现了冷兵器制式化,军中再无徒手之徒。
    所驱使的骡马驴甚至高达4500头,辽北这地真不缺牲口,而且普遍喂养的不错,平时用于农业耕种。
    一路打,一路抢牲口。
    牲口活着可以拉车,死了可以吃肉。
    ……
    长滩屯,一处寂寂无名的辽北小型屯堡。
    正欲快速破堡的辽东军团诧异地发现,在己方侧翼居然出现了数百清军骑兵,瞬间骚动起来。
    军官和督战队拎着大刀,组织起长矛阵对外。
    施令洋举起千里镜,了望对方旗帜。
    笑道:
    「是锦州宁远的清军,他们路最远,所以姗姗来迟。」
    「无妨,并非主力。」
    同样,奉盛京将军之军令赶赴辽阳救援的宁远知州丶汉军正白旗人袁常在也大吃一惊。
    难道辽阳已经败了?
    手下询问:
    「袁大人,怎麽办?」
    「敌军多步卒,试探一下,有缝就打,没缝咱就绕道。」
    「嗻。」
    ……
    寒风当中,宁远清军骑兵绕开了明显不好啃的吴军步炮方阵,专门去扑花花绿绿的辽东军团。
    战法也不新鲜。
    近距离骑射,一波箭矢射向那些原地不敢乱动的长矛兵。
    辽东军团不断有人惨叫倒地。
    稍微吃亏,乌合之众的本性即暴露无遗。
    不断有人无令往后面缩,影响同伴,混乱加剧。
    吴军虽有部分骑兵,但骑术不精,轻易舍不得折损。
    施令洋拔剑高呼:
    「传本侯军令,长矛方阵,前进。」
    「正面稳住,左翼封堵,压缩敌人活动空间。」
    「督战队可随时执行军法。」
    ……
    吴军骑兵丶施侯旧部和新提拔的包衣督战队充当了优秀的牧羊犬角色,驱赶着羊群往既定路线运动。
    几十个长矛方阵缓慢前移,混乱且糟糕。
    但是,
    如林的长矛依旧给宁远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总不能直接撞上去吧?
    宁远知州袁常在也嗅到了危险信号。
    惊呼:
     「不好,这帮人在故意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把我们往他们的炮阵那边驱赶。」
    「知州大人,咱们怎麽办?」
    「穿插,就打一次,不行就撤。」
    「嗻。」
    ……
    500汉军正白旗骑兵跟着主心骨袁常在,抓住机会楔入了两块矛方阵之间。
    宽度大约20丈。
    骑兵们穿插,快速抛射。
    两侧的乌合之众们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出现骚乱。即使有督战队,依旧出现了不少逃兵。
    好在,
    总有聪明人。
    一群包衣高呼着「吴皇万岁」的口号,离开军阵,纷纷掷出手里长矛。
    骑兵穿插时,其侧面面积够大。
    军官们一看这法子好。
    立即高呼:
    「冲上去,投掷长矛。」
    数百根长矛破空,谁挨上一下都是重伤起步,这可比箭矢厉害多了。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
    一番乱战,
    宁远知州袁常在也意识到啃不动,不宜纠缠。遂带着300馀骑远遁,消失在了天际线。
    辽东军团欢呼。
    「赢了,赢了。」
    施令洋却是冷着脸开始执行军法。
    浑河畔!
    400多逃兵丶200多畏缩不前之人被斩首示众,尸体被推入河面,往下游飘去~
    督战队的包衣们砍的性起,一个个浑身血红。
    既然有罚,就要有赏。
    率先冲出来投掷长矛的几十名包衣得了赏赐,银子丶兵甲和肉食。
    殷东耕喜气洋洋,他是第一个想出「投掷长矛」的点子的人,露大脸了。
    荣升千总。
    穿上了棉甲,分到了几锭金子还有一头代步的驴。
    ……
    吴军提审伤兵,诧异地得知这位袁知州乃是袁崇焕之后裔。
    崇祯杀了袁崇焕之后,老袁的遗腹子出仕清廷,后因战功被抬入汉军正白旗。
    老袁是文官,但他的后世子孙却武运长久。
    功过很难评。
    总之,各为其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