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乾隆:江苏人全员反骨!个个该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首1级居然只给5分银。
    首级赏银,
    向来是大头兵们最看重的一件事。
    军营哗然,所有人都愤愤不平。
    各种过激的话往外倒,就差把「5分银子,大家玩什麽命?」这种大逆不道的话给喊出来了。
    没人怀疑胡总兵,因为老胡在军中的口碑太好了。
    几乎不喝兵血,伙食顶格供给,军营住宿条件也相当不错,对下属有功必酬,属于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上官」。
    而在江浦镇督战的1队八旗兵颇为尴尬,他们内心也觉得兵部做事太不讲究。
    但是碍于身份,还是鞭打了2个出言不逊的士兵。
    镶黄旗骁骑校阿吉噶,为此建议胡之晃找江北地方再要点赏银。
    胡之晃不露声色,
    和他联合署名找淮安府扬州府索要。
    淮扬官绅从上到下,哪儿有心思考虑这个。都在忙着善后「火烧钦差」呢。
    虽然有漕督丶粮道丶多位知府的联合署名,证明是吴贼纵火烧粮仓,导致钦差大人殉职!但这事,真的是太大了。
    大家心里都没底。
    谁有空搭理一个狗屁江浦镇的冤屈。
    ……
    军机处在接到淮安急报时,拆开查阅的章京差点吓尿了。
    冲到隔壁屋子里,
    哆嗦着递给和珅:
    「和大人,出出出大事了。」
    和珅三两眼看完,头晕目眩,人还没缓过来~
    又来了一份更重磅的急报。
    扬州知府胡佐佑急报:
    扬州盐商四大总商携家产丶心腹以及家人叛逃,投奔江南伪吴王了。
    ……
    于敏中听到动静,也来了。
    诧异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这,这,这~」
    他也不知道说什麽好,尴尬的神游四方。
    儿子在淮安当督粮道。
    于氏几百口在淮安北暂时定居。
    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告诉他,此事必定有猫腻,儿子于运和也必定多少涉及其中。
    和珅也深深的瞅了一眼这个老奸巨猾的前辈。
    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江北,要地震了~」
    「多事之秋,哎,哎~」
    ……
    养心殿,
    俩人联玦而至,总管太监秦驷瞬间脸色就变了。
    和珅压低声音:
    「公公,劳烦通报一下,出事了。」
    秦驷低声:
    「二位大人,请稍候。」
    西暖阁内,
    乾隆反覆看了3遍急报,不可思议的望着跪在地下的两个重臣。
    「朕派下去查案子的钦差又死了?」
    「扬州盐商还,还集体反水,投吴贼了?」
    于敏中低声说道:
    「还有存粮百万石的丰济仓失火了~」
    秦驷这个太监只觉尿急,有些控制不住。
    没办法。
    割了一刀,胆子就小,一遇到事就憋不住尿。
    他心里腹诽:
    咱大清的地方官是真的太过分太疯狂了。弄死了一个钱峰还不够,又把郑谨生给烧死了,还火龙烧仓。
    这可真是~
    ……
    「狗胆包天!」
    乾隆一声怒喝。秦驷顿觉一股热流涌出,完了,终究是没守住~
    西暖阁内,
    充斥着乾隆愤怒而无语的冷笑。
    于敏中听的心头直沉,突然说道:
    「皇上,江北官绅已成朋党。犬子曾来信抱怨过他们跋扈,尾大不掉,把江北经营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就连京城~」
    「够了~」
    乾隆的手掌在哆嗦,这是暴怒失控的信号。
    他指着和珅丶于敏中:
    「朕登基40馀载,对官绅士子们宽仁优渥。因为朕不想学皇考,施政苛刻,一体纳粮,搞的天下怨声载道,斯文扫地。」
    「朕大抵是太过宽仁了,太宽仁了。」
    ……
    「过去,朕总觉得穷山恶水出刁民,朕错了!好山好水也出刁民!江苏!呵呵呵,真是个好地方啊,一半在造反,还有一半等同于造反。」
    和丶于不敢抬头。
    只听得一句:
    「朕猜测,江北官绅肯定把证据都清理乾净了吧?说不定,他们的人这会已经在京城各王府丶各部堂府邸大肆活动,找人为他们开脱了吧?」
    和珅抬起头:
    「奴才僭越,请皇上将相干人等明正典刑。」
    「你告诉朕,这相干人等的名单怎麽列?」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