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儒生的「阴谋」,和李郁的「阳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弃他丶抱怨他。而是应该主动加入他丶建设他。」
    我儒灵活,尤擅自我说服。
    这些人自我安慰:
    待以后,
    众正盈朝,正气冲云霄~
    就可以慢慢劝谏圣天子,改一改「商贾脾气」,稍微尊重一下大家的「儒学」信卯。
    不管怎麽说,
    大吴远胜大清嘛。
    ……
    当然,
    成年人都知道,
    有的事能做,不能说。
    所以,
    大家嘴上先不要讲,待将来时机成熟,狠狠摁着陛下的龙头喝孔圣的洗脚水。
    狂妄吗?
    一点都不狂妄。
    当初大元入关丶大清入关,
    骑马的酋长们哪个不是浑身腥膻,凶神恶煞,远观不似人主,近观个个山猪。
    重压之下,
    孔府不慌不忙丶谈笑风生~
    先跪!后站!
    率领天下士子成功占据朝堂。
    最终,
    成功同化了大元丶大清,将酋长的子子孙孙们教育的服服帖帖。
    ……
    百年不到,
    八旗子弟哪个不是读儒经丶听汉曲丶吃汉菜丶写汉字,全盘汉化。
    大元就别提了,50年不到就放弃了挣扎。
    谁赢了?
    还是咱们赢了。
    来一个,赢一个。
    来一双,赢一双。
    甭管你是骑马的坐船的,扎小辫的留长辫的系马尾的,兹要入了关最终都得输。
    尝到了甜头的人,自己就主动低头喝孔圣的洗脚水了。
    你要是不让他们喝,他们能砍死你。
    ……
    假如,
    现在是李自成坐了龙椅,大老粗占据朝廷,新朝的血脉里就缺文气。
    说服有点难。
    需要几代人。
    陛下是江南人士,吴廷重臣也是江南底色。
    这就很妙了~
    大家在语言和价值观方面毫无阻碍。
    ……
    前有朱熹,后有钱谦益。
    金圣叹最多算块边角料,做不了好家具。
    儒学,
    在江南发展了1000多年,浸透在百姓的骨子里,根深蒂固。
    江南有文气!
    至多30年,
    吴廷就得回归正道。
    保不齐,比大清输的更彻底。
    ……
    值得注意的是,
    投奔吴廷的这帮读书人绝大多数尚未有资格迈过儒家大院的门槛,或者虽然迈入了门槛,但只配站在院子里。
    他们很眼馋,闻到屋里的肉香,但吃不到。
    在屋里吃肉喝酒的,是文官士绅。
    这两个群体之间很微妙。
    前者想进屋,上桌吃肉,但挤不进去。
    所以愤然离开儒家大院。
    去隔壁的吴家大院贺喜,趁着人少想混个上桌吃肉的资格。
    想必,
    主家也会给个面子,大家互相成全。
    ……
    不过,
    这帮来吴家大院贺喜的读书人,
    目前最腹诽的是——吴廷的考试制度一直没有完善。
    考试时间丶地点,录取人数,都未曾有个准确的章程,让大家的脖子都伸成长颈鹿了。
    胡雪余曾经提醒过陛下~
    但是李郁藉口忙于征战,刻意忽略了此事。
    兹事体大,一定要慎重。
    他可不想打完了天下,回头一看。
    麾下文臣换汤不换药,头上的辫子剪了,心里的辫子依旧油光水滑。
    ……
    读书≠儒学。
    这是个障眼法。
    小民百姓,以为儒学是一套知识体系。
     士子们,宣称儒学是一套价值观体系。
    实际上,
    儒学却是一套分.配体系。
    汉人士绅支持大清,是因为大清支持儒学。
    清统区的汉人士绅不支持李郁,是因为李郁要收缴他们手里的餐刀。
    说来说去,
    最终还是利益之争。
    当读史困惑时,最简单的辅助阅读方法就是——从钱出发!
    用「钱」去比划史书里的每个人丶每件事。
    可小小顿悟。
    ……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乾乾净净~」
    隔壁突然传来颇具特色的优伶嗓音,又很贴合当前自己的心境。
    李郁一愣,
    将徵询的眼神投向正在院落里站岗的侍卫。
    侍卫连忙低声道:
    「是陛下亲征四邑时,新广州商会送来的梨园戏班。」
    「嗯。」
    李郁扭头进了书房,快速手书一封,递给侍卫:
    「将此信交给商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