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前车之鉴,吴国的粮食会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包括内务府都涉及其中~
    情报站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在酒桌上和户部的几个微末小官搭上了线,一方出资一方提供门路,合夥在通州囤粮。
    现在一转手,就是3倍的利!
    虽说仓储条件有点差,大米轻微发霉。
    可这年头谁还顾得上新米陈米,京城八旗子弟也没财力穷讲究了,见米就吞。
    ……
    「诸位弟兄都是有功之臣,长期驻外辛苦了,署长特批每人赏银300两。我个人再给各位弟兄追加100两。」
    「谢站长。」
    「花银子的时候谨慎点,尽量在咱自己的地盘上吃喝玩乐,别惹事。」
    「遵命。」
    众人眉开眼笑,小五百两够潇洒一阵了。
    蒋天木心情大好。
    这段时期情报工作开展的不错,苏州府那边传来了嘉奖。
    据说,
    自己绘制的京城城防图因内容详实得到了陛下的赞许。
    简在帝心,驻外又自由。
    蒋天木不断放飞自我,手里不缺银子,活的潇洒自如。
    ……
    继破坏清撒关系成功后,
    他就一直在忙着绘制京城城防图(包括城墙数据丶城门丶兵力分布丶火器布置丶军营衙署分布丶周边进城道路)。
    很多都是直接从衙门购买的信息。
    酒桌上,
    通过朋友介绍,兹要找对了人花钱就能买到各类信息。
    清廷一贯作风,缺乏保密意识。
    笔帖式们压根不当回事。
    银子给够,直接让你进档案房自己找。
    情报人员甚至从灰尘厚3指的前明档案里,找出了明成祖朱棣时修城墙的工程纪要~
    ……
    京城养鸽子的人不少。
    属于一种爱好,就和养蛐蛐丶提笼架鸟一样,属于高雅兴趣。
    最近,
    信鸽行内陡然冷清了很多。
    好几个行家连同鸽子突然人间蒸发了,据说是举家搬迁。
    这等小事自然不会引起官府注意。
    只是在小圈子里引起了些许波澜,但不了了之。
    在古代,信鸽绝对是传递消息最快的方式,没有之一。
    情报署内部规定。
    传递情报一次需同时放飞2只,
    特重要的情报,一次同时放飞3只。
    ……
    「陛下,刘署长求见。」
    没一会,
    刘千急匆匆进来,递上一张纸条。
    「陛下,有件重要情报,臣不敢耽搁。」
    李郁看完,很是狐疑。
    「不应该啊,寡人猜得到北方缺粮,但是再怎麽缺粮,京城也不至于1石米卖6两银子。」
    刘千恭敬的答道:
    「据臣所知,苏鲁交界的粮价大约在4两一石。4两,已经是很离谱的高价了,6两~有点不可思议。」
    「你怎麽看?」
    「臣觉得6两银子的天价,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
    「哼!」
    李郁忍不住冷笑。
    折腾吧,粮价飞天对吴国来说不是坏事。不过,清廷就不怕逼出个李自成吗。
    李郁摇摇头,有些不解。
    ……
    「陛下,臣还顺手调查了一下,现在吴国市面上粮价大致在2两5到3两。」
    「这麽高?」
    李郁令侍卫找来农业署过往的报告,发现署长范众默其实正式汇报过。
    但是,
    自己没时间细看。
    秘书处也没特意拎出来提醒自己。
    李郁一时间很不悦,脸色阴沉。
    刘千猜到了几分,但就那麽恭敬的站着,微微弯腰,态度恭敬。
    「你提醒的很好,若无其他事,就先下去吧。」
    「是。」
    ……
    次日,
    李郁在道前街的议事厅召开了以「抑制粮价,增产进口」为主题的重臣闭门会。
    众大臣丶署长纷纷献计献策。
    商业大臣胡雪余,思路清晰:
    「粮价高,就是粮少人多。摆在我吴国面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怎麽增加粮食?」
    副大臣福成:
    「花银子,进口。暹罗大米历来量大便宜,从康熙伪帝开始,世面上进口的暹罗大米越来越多。要不然,北方粮价早上天了。」
    经济大臣范京:
    「尽快恢复江西的耕种。马忠义匪部已被剿灭,只要地方官府得力,今年江西的粮食收成可期。熬过眼前这几个月,粮价必定能打下来。」
    见李郁沉吟,又补充道:
    「臣认为,粮食渠道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放心。海上贸易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
    李郁默默点点头。
    「不可控因素」确实太多——暹罗人的态度丶海盗丶南洋殖民者,甚至福建水师都算。
    水师总指挥刘武,也开口了:
    「尼德兰人和撒克逊人今天能拦截清廷进口大米的海船,那将来某天也有可能拦截我们的商船。陛下,水师还是太弱了。臣从麾下的撒克逊籍归化水手们了解了很多,我们的主力战舰江南级甚至不如他们的5级舰。」
    众人都笑了。
    没想到,刘总指挥这番话的最终目的是——索要造舰经费。
    这段时间,
    陆军很耀眼,水师存在感很低。
    李郁也笑了,望着刘武:
    「要不了多久,寡人会出兵直接控制粤西还有湘西,控制一部分硬木产地,例如铁力木丶枣木。不过,距离大规模造海上战舰还有点远。水师官兵平日应当勤加训练,积极了解海洋,还需忍耐,未来可期。」
    「是。」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