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北方金字塔和吴国蛛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乾隆扭头,慈祥的询问:
    「太子,你怎麽看?」
    「儿臣认为棱堡乃军国利器,非福长安在淮安弄的那些破烂堡垒可比。朝廷应该重赏这些传教士,授予兵部主事衔,令他们为我大清督造千万棱堡。」
    「好,好。」
    乾隆扭头:
    「你们想要什麽?」
    「请大清皇帝允许我们自由传教,让上帝的福音降临东方~」
    ……
    乾隆望着永琰。
    「太子~」
    「有皇阿玛在,儿臣岂能僭越,但请皇阿玛圣裁。」
    一众臣子乌泱泱跪地,高呼:
    「请皇上圣裁。」
    乾隆表面欢喜,心中冷笑。
    逆子,你不是不敢僭越,你是不想揽上这事。
    他高声道:
    「传旨,即日起,准各国传教士在各省自由传教,建教堂,吸收教徒。」
    「军机处拟旨,加盖玉玺。」
    「朕,一言九鼎。」
    5名传教士齐刷刷跪地。
    高呼万岁。
    他们热泪盈眶,哭的不能自己。
    从南怀仁到蒋友仁,从明到清,耶稣会终于撬开了东方大门,容易吗?
    ……
    5名洋主事分别进入兵部和工部任职,承担铸炮丶修棱堡等工作,为我大清效力。
    同时,他们派人回欧洲,请求耶稣会速速派遣大批传教士。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无论将来这片土地的主人是清帝国还是吴帝国,是和平还是硝烟,耶稣会的狂热教士们都将不畏艰难与死亡,只求使命必达。
    传教,本就是逆天而行。
    撬开一个拥有3亿人口的帝国,那是多大的荣耀?
    上帝不会忘记的。
    ……
    实际上,
    蒋友仁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设计督造的这款小型棱堡,没法量产。
    棱堡,是欧洲工程学丶几何学丶弹道学的集合。
    没有他的现场指导,大清帝国的无知武官领着文盲劳工,依葫芦画瓢修出来的棱堡防御效果至少打5折。
    7折都有可能。
    在宫廷里待了几十年,蒋友仁熟读儒家经典,和几十名士大夫打过交道。
    他发现清帝国的精英阶层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务虚不务实。
    热衷模糊,厌恶精确。
    热衷理论,厌恶实践。
    似乎什麽都懂,但是什麽都不精通。
    他们擅长玩弄一些机智的文字游戏,以及引经论典的考证。
    他们是很优秀的吟游诗人,但绝对做不了工程师,因为帝国的精英们压根就不懂数学丶物理。
    归根结底,
    儒学就不是一门实学,而是一门模糊的社会生存哲学。
    ……
    总之,当第一间尖顶教堂在南城拔地而起,俯瞰周边时。
    南城百姓目瞪口呆~
    士大夫沉默不语~
    满蒙八旗视若无睹。
    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顽固而骄傲的大清朝低下了野蛮的头颅。
    再不下猛药,八旗真的要回关外了。
    各省的剿匪公文雪片一般送到京城,北方狼烟四起,只不过暂时没出现李自成这样的大寇而已。
    过去的三个月里,
    北方各州县联合士绅剿杀的300人规模以下的反贼事件,已超500起。
    ……
    吴皇宫,书房内。
    李郁浏览由情报署提供的北方军情,也不由得感慨:
    清廷真正做到了扼杀义军于摇篮当中。
    乾隆利用零星分布的绿营汛兵联合本地士绅豪强,实现了对广大乡村的有效镇压。
    这里有一个时间差~
    出现李自成,需要发展时间。
    义军击破乡绅庄园获得粮食,攻陷城镇从而获得制式武器丶更多粮食。还不够,还需不断击败小股官兵,吸纳降兵,掌握战术。
    然而,
    北方士绅发现即扑杀。
    官绅武装吃的饱,兵器好,有组织有援兵,有军饷有犒赏。
    麾下武装好似嗜血豺狼,在本府乃至临近州府来回奔跑,杀的人头滚滚。
    动则屠村灭镇。
    乾隆将地盘交给士绅,士绅又将地盘内的食草动物交给豺狼。从而形成了一个很稳固的金字塔式镇压链。
    ……
    李郁走上寝宫阳台,眺望远方。
    周围入眼翠绿,宁静优雅。
    由北方军情,他联想到了老马的《君主论》,此书堪称暴力美学和统治艺术的集大成者。内容之大胆,令人读后心惊肉跳。
    如果乾隆阅过此书必定拍案叫绝,任命老马做国师。
    李郁暗想,有乾隆这麽一个对手,假使自己手腕稍微柔弱些,恐怕都笑不到最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