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未雨绸缪,预防殖民地自我意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迅先生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或许不是意外。
    ……
    更有教育大臣吴敖突然冒出一句:
    「臣,觉得教育也是可以出海的。」
    众人直勾勾望着他。
    吴敖显然早有准备:
    「让保护国上层子弟来苏进修是对的,但臣认为还不够,还可以在当地开设汉语学校,针对中下层子弟,培养殖民地本土精英。」
    李郁笑了。
    「寡人准了,150万两经费分5年给。你去找财神爷批。」
    胡雪余连忙拱手:
    「部里一定挤出经费,再穷不能穷教育。」
    说完。
    众人眼神古怪。
    李郁也瞅了一眼这家伙,心想你莫不是在讽刺寡人?
    ……
    教育大臣吴敖终于抓住了机会,轻声道:
    「陛下,如今各部经费年年攀升,唯独我教育卫生经费停滞不前,臣举步维艰。」
    李郁靠着椅背,舒出一口气:
    「寡人理解你的难处。从今年开始,给你增加300万两教育年度预算,100万两卫生经费,引为成例。」
    「请问陛下,增加的教育经费是用在基层学校还是高等学校?」
    「投入到基层学校吧。收7岁以下孩童,多多考试,选拔优秀生,给其发放全额奖学金继续向上攻读。」
    吴敖很诧异的拱手。
    「陛下仁慈。」
    众人心中了然。
    ……
    李郁顺便就多讲了一些关于教育和人才的措施。
    「帝国要腾飞,就需要普及教育,普及文化。今后逐年扩大基础教育,争取在六到十年之内,催生一两千万识文断字的年轻人。」
    「职业教育也要搞,例如广西云南的少年军校,各大重工的厂办学校,部分衙署的直属专业学校,尽量让专业的人来搞职业学校。」
    「至于说高端人才,寡人在去年的书信里已授意驻欧全权使节贾笑真重金招揽。」
    杜仁忍不住问道:
    「陛下,外国的科学家能为我们所用吗?」
    李郁笑了:
    「科学家也是人,寡人给他们提供优厚的薪水丶优越的环境,他们为什麽不来?」
    ……
    范京突然问道:
    「陛下,若是我们自行培养呢?」
    李郁望了他一眼,摇头:
    「高端人才从来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大自然的馈赠。与其培养,不如收割。」
    范京眼睛亮了。
    「陛下高哇。挖走他国高端人才,一得一失,对他国的打击是双重的。」
    众人齐刷刷高呼:
    「陛下圣明。」
    李郁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文化输出,好处多多。
    数十年后~
    后人才会明白自己是何等的圣明。
    巨舰大炮丶文化仰慕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御前会议持续了很久。
    海军的一个分歧引起了很大的纷争。
    造大舰还是造小舰?
    钻研风帆舰还是蒸汽舰?
    最终,李郁力排众议。
    集中资源造小舰。
    定型载炮33门,排水量600吨的护卫舰,也称33护卫舰,大致相当于撒克逊人的五级舰丶六级舰。
    帝国海军勤务繁重,巡航丶剿匪频繁,大舰未必适合。
    巨舰更无意义。
    图腾巨舰的沉没是会动摇国本的,只能当大爷供起来。大和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且当下也缺乏建造一二级舰的技术储备,造千吨以下小舰的技术倒是挺成熟。
    ……
    蒸汽船?风帆船?
    李郁也不敢轻易决断。
    一方面,蒸汽铁甲战舰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发展需要时间,如果30年后技术才全面成熟,这30年内难道就不打仗了吗?
    所以,
    只能是和稀泥。
    一边搞风帆战舰,一边搞蒸汽战舰。
    逐步淘汰。
    左右互搏。
    ……
    江南造船厂的一名海军随舰工程师,现场讲述了蒸汽船的使用场景:
    逆水行舟,完全无视风向水流。
    只要有煤补给点,续航无限,特别适合内河航运丶内河巡逻。在长江丶在大运河丶额尔齐斯河丶湄公河都已得到证明。
    商贾和陆军对蒸汽船好评如潮。
    海军对蒸汽船评价平平。
    原因是遇到大的海浪颠簸时,会出现两侧轮空转的情况。另外还存在动力不足丶占据舱室过大丶续航短的诟病。
    虽然海军抱怨了一堆,也认为蒸汽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郁已经明确提出了《船舶驱动力要由明轮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