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72章永琰登基,年号康德!给太上皇拟庙号清徽宗~
乾隆愣了一会,问道:
「纪昀,他丶他怎麽死的?」
「纪大人肚子绞痛,一天拉了10次,第二天人就没了。」
今日伺候的小太监前些年曾受到过乾隆无心之中的恩惠。故而与其他派来伺候的人不一样,对乾隆恭敬有加,无所不言。
……
乾隆脸上闪过一丝悲伤:
「朕知道,必定是那次中毒的后遗症。纪昀,他是遭了吴廷的毒手。」
「和珅呢?」
「和大人好好的。」
「于敏中呢?」
「于大人染上了风寒,连着几日朝议都没参加,太医说不好还能撑多久日子。」
「一条老狐狸,他且死不了。」
小太监不敢吭声,但有些不信。
屋内沉默了一会,乾隆冷不丁问道:
「如今朝廷是战是和?」
小太监低声道:
「奴才也搞不清楚,京城里各路消息满天飞。不过前些日子,盛京那边来求援兵来着~」
「吴军登陆辽东了?朝廷出兵了吗?」
「朝中大人们争执不休。」
乾隆笑了。
「似战似和。朕的大清活不了几日喽。」
……
「拿着。」
「奴才不敢要。」
「收着吧。日后你们都得自谋生路。你一个无根之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没钱寸步难行啊。」
乾隆所赐之物乃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玉佩,品相不俗,够普通人全家吃饱穿暖两辈子。
小太监眼眶微红。
「奴才谢皇上。」
「不用谢。若是有心,等吴军兵临城下之日,就告诉朕一声,让朕有个心理准备。」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记得。」
乾隆笑的惨澹。
一辈子骄傲丶自信的自己居然沦落到如今的地步。要笼络一个卑贱太监成全心中所想。
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乾隆自言自语:
「朕今日方知玄宗之尴尬,寿多则辱~」
……
四九城日渐萧条,着名的八大楼丶八大庄丶八大胡同尽数歇业,人去楼空。
许多的财富离开了,许多的人也离开了。
剩下的,没钱的人忙着找饭辙,有钱的个个缩在府邸里盘算着前程。
总之,留给四九城的时间不多了。
朝阳门外~
守门官望着远处一背插小黄旗的飞骑狂奔而来,赶紧下令兵丁移开障碍。
骑士擦身而过时,他还不忘问一句:
「兄弟,是哪儿的军情?」
骑士马速不减,呼啸而过,远远丢下一句:「山海关急报,盛~京~陷落。」
……
就这一句。
守门官当时就傻了,红润的脸变的煞白,摔在雪地里爬不起来。
「完了,完了。」
一个月前,他全家老小带着积攒的金银细软刚转移到了盛京。这下全送给吴军了。
周围的兵丁小声议论着:
「咱大人这下真垮了。」
「这算什麽。咱都统衙门丶内务府的大爷们更得上吊。」
「难道他们的钱都搬到盛京了?」
「不至于,不过起码搬了一半。几个月前,打咱这过的银车一天就有上百辆。」
众兵丁窃窃私语,感慨吴皇发财了。
而对于京城的那些旗人老爷们来说,这可真是被狠踹瘸子那条好腿。
总之,
兵丁们表情凝重,心里乐开了花。
瞧着大爷们破财,比自己挣钱还快活。
……
紫禁城一片哗然。
各路王公大臣丶皇亲国戚冲进午门。
乍一看以为是集体造反,再一问才知道,是为了盛京。
永琰此刻,还在养心殿琢磨新年号的事。底下的人拟了3个待选,分别是:嘉庆丶咸丰丶康德。
永琰眉头紧锁:
「皇后觉得哪个好?」
「臣妾学识才浅,不敢多言。」
「萧妃,你说?」
「国号乃大事,必须是皇上乾纲独断。」
永琰点头。
「嘉庆,寓意原本是很好的。既契合本宫封号,还透着喜庆。可如今金瓯残缺,这个庆字,不妥。」
「咸丰,也是极好的寓意,但和当前朝廷形势不符。」
「朕还是更嘱意于康德。康,富足康泰也。德,万民尊崇也。预示着我大清能够平安渡过眼前的这一劫。」
说完,
永琰提笔,在写着康德的红纸写下:
「准了。」
……
「皇上准备何时正式登基?昭告天下?」
永琰刚想出声,却听得外面吵吵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