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你不急着抱孙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口道:“其实也不用急,要是来不及,就等到明年开春再说……”
    顺便再告诉大舅哥。来的时候要带一个小工,那大舅哥现在没有娶老婆,想带小工,就只能带着干活还不错的米雅丽。
    要趁着来年夏季雨季到来前,将基子用掉,要不然基子就会被雨水泡烂,搞不好底部还可能坍塌,那时候就白白浪费。
    余得金明显手抖了抖,微微迟疑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你攒了多少了?”
    “知道。”
    她一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得了一场癌症,根本不可能好,就是死亡在什么时候。
    “?”
    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房子,称之为“厦子”
    看余秋堂正在门口做模具,他走过来看了会,随口道:“你要做这个,喊我给你做就行,你看看你做的这……”
    这个以前内向怯懦的孩子,和她同病相怜的弟弟,在那个时候……或者说从那个时候,开始表现出莫大的勇气。
    两人关系还挺亲。
    今晚余春梅蒸得苜蓿芽包子,里面还用熊油炒了鸡蛋,吃起来味道那叫一个香。
    余得金一愣,“你说的是米家村那个二愣子?”
    兄弟间的问题,很难说得清到底谁对谁错,余得水是有点脾气,但总体来说很憨厚孝顺的好人。
    “洗手去啊,就直接端起吃了?看看你身上一股什么味道,要我说多少遍……”
    “其实是这样的,我前段时间在街道赶集,碰到个姑娘,一眼看到就很稀罕。
    “不用了,爹,我最近搞了点钱,差不多够用。”
    “那也行,你要找砖瓦匠的话,我帮你问问……你说找砖瓦匠,那就要买砖和瓦,现在的砖瓦可都不便宜,你就算建三间房,估计也要大几百。”
    别看他年龄大了,手可比余秋堂稳太多。
    他忽然觉得父亲的身体很轻,远比想象中要轻很多,几乎感受不到多少重量。
    “那行,我现在年龄大了,干点活就腰疼的不行,也出不上大力。到时候看要什么家具,提前说,我帮你准备准备。”
    余秋堂转身进了厨房。
    上辈子三十多岁找了个寡妇,人家给带了一儿一女,辛苦将两个孩子养大,寡妇死后,两个孩子都到城里定居,基本不管他。
    下午四点多,余秋实和余小伟,余小云三个孩子回来了,刚回来便各自快速跑进房间,就连向来跳得不行的余秋实,也特别老实。
    吃完饭,他来到小商店,提了一瓶酒,一袋子糕点,还称了半斤水果糖,提溜去三叔余得水家。
    她真的很感谢弟弟。
    “做这个一定要注意,你不打光滑,到时候基子边缘就不齐整,干了后掰的时候就容易把基子边缘搞坏。
    我可真是太聪明了。
    他前世对父亲的感觉很陌生,似乎除了父亲骂他的时候,几乎就没和父亲怎么像样说过话。
    “那行,”余得金点点头,“你最近鼓捣那些东西,赚钱是能赚点,但要学会攒钱,存钱,不要有点钱就乱花,你年龄也不小了,这马上就能看媳妇……”
    按理说,即使兄弟们分家出去,彼此之间都不会离开太远,这样有点事也彼此好照应。
    为啥孩子们要住厦子呢,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在家中基本没有地位,属于“阶层”最低的存在。
    “我看是不大灵光,那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笨点,不过那小伙子干活还行,手底下功夫也扎实……对了,你怎么认识他的?”
    “还是搬吧。”
    “是有这个想法来着,不过我准备先建三间砖瓦房,箍窑的事等到来年开春,天暖和起来后再说。”
    米文忠是米雅丽大哥,米家现在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米雅丽是排老二,就比米文忠小。
    余秋堂还是希望姐姐能保持心情愉悦,想着她也帮家里做了很多事,有参与感。
    真的很感谢。
    这样的窑,基本能保持挖出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是非常典型的民居风格。
    他虽然身体有点欠缺,但人性格憨厚老实,热情,和余秋堂很投缘。
    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说她。
    余得金说着,又帮着整第二副。
    所谓箍窑,就是用基子打好南北两堵墙,然后一层层用泥在墙上面拱出个拱形,就有点像是桥洞的弧形,然后再将两边分别砌起来堵上。
    可这个样子就会带来新的问题。
    就是依靠着院墙,单面建起来的房子,远处看,就仿佛是房子从中间房脊上垂直切了一刀,将房子一切为二,就是两个厦子。
    多亏有余秋堂这个弟弟,她才能过上现在这种生活,不用每日提心吊胆,吃个饭都怕被陈美娣说。
    也有幸福感。
    到时候,他不就是可以和米雅丽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吗?
    人能在天冷之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