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老四过的岁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逆流做个有道德感的人,才是真正的帅气。
    他专门抽空去找吴美芬,问问有什么熟悉的人要转让店面,位置不必太靠近街道中心,准备帮余秋江盘个下来。
    最后大致确定几个位置,拜托吴美芬帮问问。
    这些位置当然是要有长远的投资价值。
    哪怕是后期会拆迁,到时候都会给新的安置费用。
    这样余秋江有个门路更广的基础,再靠着他的精湛技艺,起码能吃一段时间饭。
    .
    腊月二十八,馍馍锅上扒。
    来到这日,就进入过年最后的准备阶段,蒸馍馍。
    荣城地处西北,人们的主食是面食,也就是面和馍馍。
    一般都是下午吃面,上午吃馍馍。
    就和南方人喜欢顿顿吃米饭一样。
    后世因为文化交流,很多年轻人南北来回跑,渐渐将南北饮食文化的鸿沟填补的所剩无几,南方人也开始吃馒头和面,而北方人也开始吃米饭。
    但这个时候,西北的人们,吃米饭相当少。
    主要原因还是受农作物种植影响。
    西北只有很少几个地方有点水,大部人地区都很干燥,自然需要种植小麦和燕麦这类比较抗干旱的农作物,不能种水稻。
    倒是可以种旱稻,但因为这边一年四季温度分明,农作物生长周期很长,一年两季都种不到,因此即使种旱稻,收成也比较低。
    也就是一些川里才会有。
    例如二姐所在的哪个县,位置就相当于在川里,所以那个县的旱稻相当出名,但产量很低,价格很贵,一般人也吃不起。
    西北不吃米饭,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这边蔬菜少。
    众所周知,吃米饭需要蔬菜。
    但不同于南方温度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不同的蔬菜,西北一年起码有半年的时间地里长不出菜。
    没有菜,又缺乏油,吃米饭就相当折磨人。
    倒不如吃馍馍,蒸热,就着咸菜吃也蛮好吃。
    如果用咸菜吃米饭,那可就相当凄惨。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荣城的人们对吃馍馍,也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文化。
    而过年,无疑是展现文化最好的时机。
    所以这日,本事大的妇女们,会做各种各样的馒头出来,什么动物植物彩色黄白,反正是五花八门都有。
    但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多半都是为上供。
    真正家里吃的,还是基础的馒头和包子。
    馒头自然要蒸的非常小心,过年时候,可能有客人来家里拜年吃饭,要是馒头蒸青了,黑了,或者裂开个大嘴,都完全端不出去。
    而包子,更是要非常细心。
    包子分为菜包子和糖包子,基本不会包肉包子,主要是没有肉。
    菜大多就是萝卜和白菜,最多加上豆腐和粉条,因为这边调料丰富,吃起来也是相当香。
    糖包子就是红糖。
    里面用面将糖拌起来做馅。
    糖包子就最怕买到不好的红糖,蒸出来后硬邦邦的,而好的红糖,蒸出的包子很软,咬开里面都是糖汁,是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东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