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卡住头的骡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狐狸身上最珍贵的还是皮毛。
    余秋堂熟练将狐狸剥皮处理,里面内脏丢给大黑当场消灭。
    剩下的肉,如果没人吃的话,就给余秋江拿回去晒成肉干,可以慢慢给狗子吃。
    当然,处理狐狸的时候,他是背着骡子的。
    若是被这家伙看到,说不定直接吓破胆,那就废了。
    牲畜就是这样,胆子吓破后,就没了力气,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应激,吃不进去东西,最后能把自己饿死。
    这种事情相当常见。
    尤其是大型的牲畜,例如牛羊猪之类。
    很多人卖牲畜的时候,因为价格没有谈拢,一时没有卖掉,重新带回家。
    就会发现,有些去过一次集市的牲畜,很长时间内调整不过来,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不愿意吃食,把自己搞得特别瘦。
    人们开玩笑说这是它们担心自己吃胖,会被主人带出去卖掉,所以故意让自己瘦点。
    其实就是应激的反应。
    受到惊吓。
    “我们先回去?”余秋江将狐狸肉用绳子拴着,挂在侵刀上。
    除去内脏,皮毛,狐狸还有不到十斤的肉。
    皮毛余秋堂则是自己带着,这些要变现的东西,都由他处理。
    余秋堂看看一脸生无可恋的骡子,“先回去吧,把骡子交给三叔,他们还能省心点,估计都急死了。”
    余秋江淡淡地说:“一头骡子这么着急,倒是对人很稀松。”
    余秋堂心里苦笑。
    余秋江这种性格很固执的人,心中一旦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那是真难搞。
    上一代的矛盾,因为小叔余得土的去世,已经成为彻底难以转圜的死结,余秋堂即使是重生客,依然没想到该如何做才能化解。
    当然他也没有去刻意说什么劝慰的话。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难过,就不能轻描淡写去说这些。
    即使余秋堂和父亲关系就那样,但若是因为什么原因,间接导致父亲死亡,他肯定也不会轻易原谅对方。
    大家族这些事啊,就是一笔糊涂账。
    余秋堂解开骡子的绳子,它看到大黑在旁边,已经丝毫生不出起幺蛾子的想法,老老实实被余秋堂牵引着,踏着夜色朝余得水家中走去。
    走到分岔口,余秋江转身回去。
    还特意将手电筒留给余秋堂使用。
    余秋堂站在原地看着余秋江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黑暗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啥时候,能做什么,才会让这位堂哥,亲近的伙伴,能更阳光些生活呢。
    余秋堂牵着胆怯的骡子,出现在余得水一家人面前,众人惊喜莫名。
    不约而同齐齐冲出来,围着骡子转了好几圈。
    一向不怎么主动表达谢意的高美兰也很高兴,拉着余秋堂的胳膊不住称赞。
    “好小子,还是我们家堂堂厉害,看看你叔他们几个,出去半晚上,还不如你一个顶事。”
    余得水和余秋原听到后,也没有反驳的意思。
    能将骡子找回来,就比什么都强。
    要不然。
    他们家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解决,就算倾家荡产,都不见得能凑够骡子的钱。
    说是帮他们找回骡子,实际上更是救了他们一家身家性命。
    如何能不感激呢。
    “秋堂,你到哪里找到的,给叔说说?”
    安顿好骡子后,一家人拉着余秋堂进到大房,将余秋堂一个晚辈放到主位上,余得水一个做叔的,反而半耽着屁股陪坐。
    余秋原则在靠着余秋堂,坐在沙发沿上。
    余秋堂和余秋原的感情没有余秋江那样深,但也是很好。
    毕竟亲兄弟之间,关系也有亲疏区别。
    要不然,余秋堂也不会找余秋原帮他“打基子”。
    余秋原在余秋堂面前,也不会特别矜持,拘束,一副很随便的样子。
    “堂堂你坐着,等婶子给你切西瓜吃,后晌来个换西瓜的,我尝了下,味道甜的很,就多换了几个,等下回去时,给你爹带个。”
    换西瓜是这年头常见的一种交换活动。
    每年西瓜下来,就有一些人用架子车推着瓜,挨家挨户去上门换粮食。
    卖的话也很便宜,一斤才两三分钱,若是一块钱就能买两三个瓜。
    而这个时候粮食的价格并不低,小麦也要好几毛钱,所以搓一碗小麦,就能换两个不小的西瓜。
    若是遇见粮食多的人,基本都是一袋子一袋子换。
    西北相对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瓜的甜味很浓,吃起来那叫一个甜。
    有趣的是,高美兰从来不在余秋堂面前提起陈美娣。
    她当初和余春梅、余秋堂母亲妯娌关系都很亲,余春梅得母亲高美英更是她她亲堂姐,经常挂在口中经常说的姐和嫂子,就分别指的两位。
    陈美娣她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