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大姐余春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冬日,尤其是八十年代的西北冬天,和后世并不相同。
    这边本来昼夜温差大,白日和晚上温度有时候能相差二十多度。
    天晴和天阴也是。
    还有几天就到腊月,白日里若是有太阳,温度起码有个零下六七度,人们都还能接受。
    但一旦背着太阳,就可能直接到零下二十度,简直能冷死个人。
    今天就是个阴天。
    天上云层看不到厚,而是仿佛顶灰白色的锅盖,根本看不到云层之间的层隙,给人一种硬邦邦,瓷实的感觉。
    温度自然格外低。
    而低温下的西北风,则是更恐怖的东西。
    若是迎面着它,就会感觉是一面厚实的墙壁,牢牢阻拦住人们前行的脚步,但那分明又不是墙壁,而是带着无数细刃的切刀,将人的脸一层层割出血来。
    余秋堂这种硬朗汉子,也无法对抗大自然的杀机,但现在跑到下面去换衣服,又会在父亲和陈美娣面前很没面子。
    他没办法,只好专门跑回新房那边,找了些衣服换上,这才踏上去怀阳县的路途。
    也幸亏村里请的总管很专业,又是他一个亲的堂叔,操持着极这些事,要不然他丢下这个摊子出去,心里也不踏实。
    怀阳县,胜利乡,红星村。
    前行的终点。
    余秋堂一路沿着省道向前,不断看着路上的路标。
    他知道怀阳县是荣城南边的一个县,靠近陕西那边,但也仅仅只知道这些。
    所以前面两个多小时,他可以风驰电掣,心里没有任何忌惮,但等来到怀阳境内,他就非常小心,走一截就要找人问问,胜利乡怎么走。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等摸到红星村村口,天都擦黑了。
    本来冬日天就黑的早,一般等不到下午五点,就已经黑的看不成样子。
    而今日天还重阴,更是黑的早,这才四点刚过,看周围景物就已相当模糊。
    好在,总算摸到地方。
    余秋堂又下来问了好几个人,王有财的家怎么走,但大家都一脸迷惘,说是没听过这么个人。
    可红星村就这么点大,按理说,只要是村里人,他们不该没听过。
    直到问到个年轻小伙子,才知道王有财是大名,村里人都喊那家伙狗锤子。
    不是啥好听小名。
    但也符合农村称呼。
    于是,经过长达六七个小时折腾,他总算找到王狗锤子家的大门。
    看着笼罩在昏暗下的篱笆院子,余秋堂的记忆总算恢复,知道自己没找错地方。
    这就是大姐家。
    要说怀阳,那比荣成自然差远了。
    荣城周围是山,唯独荣城市区在一片平地上,所以荣城后面发展为地级市,囊括周围所有县级市。
    后来呢,荣城又勘探出石油,那就更是富裕的很。
    飞机火车,高速高铁,样样都没落下。
    而怀阳这种偏僻的山区小县城,人口加起来,不足二十万,实在是没什么存在感,若不是太过偏僻,可能直接都被撤除县的编制。
    怀阳都算不上什么,那胜利乡就更不说。
    红星村则更为小的可怜。
    小就代表着穷,除了基础农业,基本么有任何收入来源。
    能不能吃饱肚子,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饭吃。
    要是老天爷一个不情愿,那日子就过的相当艰难,吃饭都成问题。
    就像大姐家这种院子。
    比他们王家庄最差的人家还要不如。
    说是院子,其实就是用各种树枝插在地上,然后用草藤绑起来的篱笆,不可能防住任何人。
    所以篱笆上,肉眼可见,出现很多缺口,想必每个缺口,都曾经有人或者动物翻进去过。
    院子大门同样是树枝编织而成。
    相比篱笆,门则稍微“结实”点,用的是麻绳,而不是只要经历一个夏秋变幻,就会迅速老化的草藤。
    大门自然没有门楼。
    越过大门,能看到三间破旧的泥房,其中一间窗户射出微弱的光芒。
    所谓泥房,就是房子上一页砖瓦都没。
    房子的墙是用土基子砌成,顶上也用木椽搭建,上面覆盖上细细的树枝,树枝上再覆盖上麦草,麦草上再浇上泥巴。
    墙壁也是如此。
    全部都是用泥巴抹平。
    只是需要三层泥巴,里面两层的粗泥,就是里面会夹杂几厘米长的麦草,而最外面的细泥,则是用麦壳。
    这样的建筑,泥瓦匠们会千方百计将面抹平。
    使新房子看起来也不算难看。
    但毕竟是泥,经不住雨水不断冲刷,慢慢地,泥层就会渐渐脱落,就像癞子头上的秃斑。
    遇见这种事,肯定是要补泥。
    若是不补充,里面的泥巴就会被冲刷掉。
    想必细泥,粗泥更容易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