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村里的野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子在村里四周转转。
    他发现这个村子的形状很特别。
    东西很长,南北很短。
    是因为这个村是借助地势而建。
    它的南面是大山,后北面则是山谷,所以南北距离加起来不足一百米。
    它的西边是为数不多的耕地,而东边则是与外界相接的道路。
    余秋堂沿着山脚细细观察,发现这伙野猪并不是从山道冲出来,那就只能是那边的田地。
    田地尽头,又是一个小的山谷,山谷大概七八十米深,站在山谷上,能看到谷底里有条河流,此刻已经被冰封,像是条银色的带子铺在谷底。
    谷对面也是山。
    和南边的山相连接,中间也有凹下去的山脊,但总体来说是连在一起。
    至少远处看是。
    他又沿着谷这边走着看着,很快就看到想要的东西。
    没错。
    野猪们就是从这个方位上来。
    为什么没从南边的山下来,大概是因为这边原来靠着田地,地里有粮食,这些家伙每次从山里摸过来,基本都是先在田地里霍霍,养成了习惯。
    如今到了冬日,田里已经没有粮食。
    但这些狗日的,若是实在找不到东西吃,就会刨麦子吃。
    荣城这边种的是冬小麦。
    秋日播种,到了冬日的时候,麦子大概长出来十公分的模样,然后就会因为低温干枯,然后被积雪覆盖。
    因为一年要下很多次雪,所以基本都是这场还没有完全消融,另外一场就接踵而至。
    积雪可以给麦田起到保温作用。
    也就是那句俗语,今年冬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小麦苗冬天干涸,只是上面的青苗,下面的根没啥问题。
    所以可以有些牲口在上面可以吃,例如牛。
    但有的东西,是坚决不能进去,例如羊和猪。
    羊猪都是那种吃东西连根一起刨出来的猪,所以被这些东西吃过的草地很久都难以恢复生态,更不说小麦。
    要是谁家羊跑到人家麦地吃,主人家不管,那可是要起大纠纷。
    判断野猪过来很简单,这边到处都是野猪奔跑过的痕迹,还有拉下的猪粪。
    余秋堂确定好轨迹,返回去和村长再次确认,得知野猪一般都是傍晚或者天亮之前过来,其中傍晚来的最多。
    但不是每次都进村,大多数都是在麦地里啃麦根吃。
    又有人补充说,其实这几日,可能是前面下过雪的缘故,野猪们几乎是每天都来,简直把村里的麦地当成它们的餐厅,想吃就吃。
    余秋堂一听,眼睛反而亮了。
    正愁把那里当成主战场呢,这不就灵感来了嘛。
    原本,他是想着用利用野猪对豆香的喜欢,诱骗到村里来,毒芹放到一部分,剩余的让村里人守住村口,来个瓮中捉猪。
    现在有这片麦地,刚好解决他燃眉之急。
    “村长,你这样……”
    余秋堂将“战术”给村长讲述一遍,怕村长没听清楚,又将重点的事情反复说几遍,确定村长理解他的意思。
    这才让村长去安排,他先去姐姐家看看。
    “那行,我们这边搞好,麻烦你到时候再去看看,有什么不到位,你就给我们指出来,只要能把那些狗日的东西搞掉,你要我们怎么配合都行!”
    “放心吧,不搞死它们,我就不回去。”
    余秋堂和村长分别后,来到二姐余春桃家。
    二姐家也很普通,就和这边朋友人家一样,有个土墙的院子,门是木制原色门,大门口有,但不算高大,院子周围种着一圈杏树。
    他刚要推门进去,大门却被打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提着个篓子迎面出来,两人差点碰到。
    小姑娘下面穿着件黑色的棉裤,上身是粉红色的棉袄,辫子拧成个麻花,辫稍还扎着朵小白花。
    这应该是因为余得火才去世的缘故。
    余秋堂只是觉得小姑娘面熟,还在回想她是哪个,小姑娘却放下篓子,甜甜地笑着喊道:“二舅。”
    “你是杜鹃吧!”
    余秋堂想起小女孩的名字,这是二姐家的大女儿。
    二姐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女儿叫杜鹃,叫女儿叫牡丹,小女儿叫山茶。
    二姐虽然是二姐,但却比大姐生孩子早,大姐家的大东刚过五岁,二姐家这个杜鹃,怎么都到七八岁了。
    这三个女儿,长大都很有出息,全部是大学生。
    其中小外甥女山茶,更是考上中科大,后面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研究工作。
    但长大后,余秋堂就没怎么见过这些外甥女了。
    大家没在一个地方,亲戚又多,很难个个都照顾,何况等到新的一代人起来,他们对亲戚的感觉已经变淡,亲兄弟姐妹都不咋来往,父母电话有时候都懒得打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