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他一眼。
    她这欲言又止的神情过于明显,霍霆山想当看不见都不行:“夫人有话说?”
    裴莺低声道:“既然将军南下,不若我和囡囡在冀州等将军您吧,待您……”
    “夫人。”
    重重一声,听得裴莺心头微紧。
    霍霆山面无表情,“此事想都别想。”
    裴莺和他对视。
    这人不笑时很唬人,她在那双暗沉黑眸的注视下败下阵来。
    裴莺低头继续用膳,慢吞吞的,速度比方才慢了许多,看着食欲不振。
    霍霆山皱了皱眉。
    她这气性真是越来越大了,动不动就不高兴。
    霍霆山淡淡道:“我找了两个花匠来,后花园那些个奇卉今明两日收拾妥当,后日全部送回幽州。”
    裴莺闻声抬头看他,见他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一时也摸不清楚他这话用意是什么。
    他一直看着她,她不做声好像不太好。于是裴莺哦了声,然后她看见他脸色好像有点黑。
    “夫人的荷包,绣得如何?如今距离一月之约,只剩四日。”霍霆山忽然说。
    裴莺如实道:“快了,还剩下少许便能收尾。”
    霍霆山面色舒缓,“行。”
    *
    霍霆山是个雷厉风行之人,既然确定了要下司州,陈瓒就位、并与之完成交接工作,幽州军便动身了。
    这次动身的不止幽州军,霍霆山还带走了一批冀州的将领。
    原本冀州的班子被他打散,分成三七等分,三分留下,七分随他走。如此既削弱了原本冀州的本土力量,也方便他吸收那些或许真的有将才的武将。
    霍霆山南下的动静毫无收敛,司州派出的斥候在其整军时便已先探到了消息。
    一条条密报快马加鞭送回司州的州牧府。
    司州的州牧府坐落于洛阳,李司州李啸天已经在此住了二十五个年头。
    “急报——”
    司州兵匆忙入内。
    李啸天听到这熟悉的高昂汇报声,太阳穴突突的跳了跳。
    司州兵入内跪拜:“李公,派往冀州的斥候来报。”
    李啸天接过密报,打开火漆,目光迅速扫过后面色阴沉:“好他个霍霆山,竟张狂如此。”
    李啸天之子,李康顺问父亲发生了何事。
    李啸天将密报递给他,后者接过一看,不由皱了眉头:“这霍霆山好算计。”
    幽州军进军司州的同时,还朝外不断传信,向世人说当初司州先出兵的不义之举,是生怕天下人不知晓他出师的名头。
    “父亲,那霍霆山直接打过来,是全然不将赵天子放在眼里,朝廷会出兵的吧。”李康顺说。
    听儿子提起朝廷,李啸天摸了摸胡子:“或许会,或许不会。”
    赵天子这两年愈发势弱,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只剩下浮在最外头的浅浅一层。国库空虚,腐败严重,明眼人都看得出地方割据已彻底形成。
    当初架势异常大的蓝巾起义,朝廷只派了一个带着少许部队的黄木勇前往冀州。
    固然这其中有借冀州军之手,从而削弱冀州军实力的想法,但也有另一个原因——
    朝廷没人了。
    朝廷军那点歪瓜裂枣,挑挑拣拣都挑不出多少来。
    “不会?为何?”李康顺不解:“长安在雍州,雍州距离司州没多远,一旦司州被霍霆山拿下,长安岂非危矣?”
    李啸天:“你觉得在赵天子眼中,我们和那霍霆山有何区别?”
    李康顺被问住了。
    好像无什区别,都是州牧,都占据着一方。那霍霆山诛了蓝巾贼的精锐,在赵天子心里说不准更觉得他是国之肱骨。
    片刻后,李康顺答:“父亲,或许还是有不同的,若是司州再被霍霆山拿下,相当于他一人独占幽、冀、司三州,朝廷不会放任他坐大吧。”
    李啸天嗤笑:“赵天子若有那等觉悟和警惕,也不会落得如今这般下场。不管朝廷如何,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他霍霆山剑指司州,并州那边估计也着急,若再被他拿下一个司州,并州危矣。我儿,联系并州那边吧,我想他们很愿意与我们结盟。”
    李康顺先是应声,然后想起了密报上的另一件事,“父亲,方才密报里说霍霆山身边有位裴夫人,姓裴,此人的父兄会不会与风靡长安的裴氏香皂有关联?”
    裴氏香皂的热潮不仅仅在长安掀起,也掀到其他州里去。李啸天作为司州的州牧,香皂这等精贵物件自然有人给他献上来,他用过以后大为震撼。
    震惊过后,李啸天看到了香皂背后的价值。
    那可是源源不绝的银钱啊,如今这世道谁会嫌银钱多?
    “那个裴夫人,看能否找个机会将人弄出来。”李啸天对儿子说。
    此人出现得神秘,从根源上查消息颇有难度,还不如直接将人弄出来。
    一个妇人罢了,想来也不会有多少人保护,派几个斥候出去,此事大概可成。
    李康顺应声。
    *
    约定的荷包一月之期已至,裴莺看着手里的荷包,神情纠结。
    辛锦来报:“夫人,大将军请您过去。”
    这个时间,是膳点。
    裴莺嗯了声,将荷包收进袖袋里,然后起身往主帐去。
    离开远山郡的城池后,在外恢复到以往的行军生活,白日行军,若是晚间没有遇到乡镇城镇,军队则宿在营帐中。
    女儿晕车没缓过来,裴莺独自前去。
    一出营帐,恰好有寒风拂过,呼了裴莺一脸。
    美妇人打了个寒颤,又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她看着远处的一片枯黄之色,不由恍神。
    冬天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她竟在这个时代度过了一个秋季。
    “夫人?”辛锦低声。
    裴莺回神:“无事。”
    主帐的帘子卷起,裴莺直入,见霍霆山已坐于案前,案上摆了个青铜鼎。这鼎上两侧有耳环,中下端有炉子,鼎内甚至还分了格,非常像火锅炉子。
    事实上裴莺没猜错,这确实是火锅炉子,只不过是古代版的。
    霍霆山往炉子底下添了炭:“近来天气渐寒,夫人来尝尝这古董羹。”
    古董羹,是古时火锅的称呼,其名取自食物投入沸水中“咕咚”声。
    裴莺看到桌案上摆了不少食物,荤素皆有之,此处还有许多调料。锅中水随调料一同煮开,最大程度令调料的香气煮开。
    裴莺入座。
    霍霆山将荤菜投入煮沸的汤中,一盘又一盘,很快填满了五个小格子。
    有胡椒,其他调料也放得足,哪怕有些肉的腥味过重,调料也能将其掩盖。
    这顿古董羹裴莺吃得颇为畅快,说起来这还是她来古代后吃的第一顿火锅,她总算寻到些与现代有关联的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