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启奏陛下,逆党首领,已於今晨伏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只见他拱了拱手,道:
    「其实,今日一早,臣从家中赶往皇宫路上,便恰巧遭遇高离伏杀,幸臣早有准备,侥幸之下,挣得一命,予以反杀。
    那剑客高离,也已伏诛,其尸首现已送往诏衙,缴获寒霜佩剑,也已带入宫中,以为凭证。
    如今寄存在寝宫正门处,陛下若要看,可命人送来甄别一二。」
    静。
    这一刻,御书房中几乎落针可闻。
    莫愁惊愕抬头,眸子瞪圆,死死盯着赵都安,怀疑自己听错了。
    高离伏杀他,却被反杀了?
    刚赴任的新舵主,第一把火就把自己烧死了?
    而作为「刺杀对象」的赵都安,却好端端地站在这,身上别说伤口了,一点皮都没擦破。
    如何敢相信?
    铺着明黄丝绸,摆着笔架砚台,奏摺堆迭如小山的桌案后。
    徐贞观也怔住了,静静地凝视赵都安。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的倾国女帝,冰肌雪肤之上,漆黑如墨的美眸,有了片刻的茫然。
    她听到了什麽?
    眼前区区凡胎中品的赵都安,竟将昔年名动京城的天才剑客……反杀了?
    她有理由怀疑,实在是这件事存在本身,就挑战了常识。
    若说以往几次,赵都安入宫汇报案件进展,因女帝对他的低估,才屡屡被刷新印象。
    那这次,就多少有些离谱了。
    徐贞观的视线,不受控制落向案上那份百里加急,耗费人力物力,连夜从遥远的江湖送上她案头的密折。
    分明是热气腾腾,刚出炉的一份奏摺,怎麽转眼就过期了呢……
    「你……再说一遍。」徐贞观面无表情发问。
    「是……」
    赵都安无奈,只好仔仔细细,将过程描述了一番,并未漏掉任何细节。
    除了那张「敕神符」的来历之外
    ——他只说,是金简为偿还上次欠下的人情,赠予符籙,予以帮助。
    ……
    俄顷。
    听完整个经过的两女,才缓缓回过神。
    原来如此,竟然如此。
    可饶是得知了前因后果,整件事仍旧显得虚幻,但如此言之凿凿的语气,人证物证俱在,显然做不得假。
    「所以,高离已经死了。京城匡扶社再一次失去了头领。」徐贞似在自言自语。
    而后,不等赵都安回答,她语气难明道:
    「匡扶社的反贼,已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刺杀朝廷命官了麽?」
    女帝在最初的惊愕过后,白皙的脸庞上,神态被怒容取代。
    事实上,逆党虽与女帝斗了两年,但在此之前,其实并不常用刺杀手段。
    尤其是在京城,更是如此。
    一来,刺杀行为容易暴露自身,京城卧虎藏龙,达到一定程度的修行战斗,极易被察觉。
    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
    二来,普通官员行刺意义不大,而如袁立等重臣,或有强者保镖,或有保命的手段,难度不低。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便是匡扶社想要的,并非颠覆大虞,只是想夺权。
    若将能臣刺杀了,那大虞的统治体系崩塌,对匡扶社而言,也是弊大于利。
    而且,刺杀的行为,势必令百官人人自危,敌视匡扶社……所以,逆党对朝堂主要以「渗透战略」为主,逐步腐蚀,拉拢。
    以动摇女帝权威为辅,挑动朝堂各势力,与「皇党」为敌。
    可许是因两年来,女帝非但未曾败落,反而位子坐的愈发稳固,导致匡扶社行为愈发激进。
    这才有了前些日子,庄孝成以身入局,试图对付马阎的「局」。
    可那一次,也是将人诱骗到城外动手的,如今日这般,于城内截杀女帝身旁红人。
    无疑是极大的挑衅。
    「莫愁。」徐贞观忽然语气忽然转冷。
    「奴婢在。」莫昭容应声。
    徐贞观语气冷漠:
    「第一,传令京营,严查近日入城记录,对一切可疑人员予以排查,不放过任何疑点,不要给朕推脱说什麽进城人数太多,鱼龙混杂,难以分辨,朕只要结果。」
    「第二,传令羽林卫,金吾卫,千牛卫……包括诏衙在内六大禁军统领,即日起,将京城给朕挖地三尺,高离带进来的人不只一个,馀下的人,还能真不留下半点痕迹?」
    「第三,告诉马阎,将高离的尸体吊在城门楼上,朕倒要看看,匡扶社那些自喻正义,豪气干云之人,究竟有没有胆子跳出来,取回他们舵主的尸首。」
    「第四,传令分散九道十八府影江湖影卫,对已掌握的逆党人员予以斩首,一个不留!」
    杀气腾腾!!
    四道旨意一道比一道凶狠,一道比一道杀意浓烈。
    赵都安愣住了。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当初玄门政变时,提一口宝剑横扫千军,杀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的三皇女。
    「陛下,这……」
    莫愁脸色也变了,她急忙劝道:
    「筛查搜捕自无不可,可吊尸体于城门……此法岂非落逆党话柄?
    那些奸贼一直散播谣言,试图将陛下您塑造为暴君模样,如此一来,岂非遂了他们的愿?于您名声不利。
    至于斩首……您不是准备拉拢,策反那些逆党麽?
    您也说过,逆党之中并非全无可救药,庄孝成拉拢腐蚀朝堂官员,我等亦可拉拢匡扶社员……如今若予以斩首,之前的功夫岂非都白费了……」
    她担心,女帝是一时被情绪左右,做出不理智决断。
    赵都安也开口劝道:
    「陛下冷静,此事还须三思而后行。」
    然而徐贞观却摇了摇头。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任凭湖面的风吹起长发,眼神中一片清明,平静说道:
    「朕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
    朕以往顾忌名声,因而束手束脚。但事实上,有些人,是真的会得寸进尺,就如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假夫子。
    他们炮制出一条条仁君应遵守的规矩,自己却从不遵从。
    既然他们不守规矩,那朕也没必要遵守了。」
    顿了顿,大虞女帝忽然笑了笑,幽幽看向二人,轻声道:
    「你们说,庄孝成那帮人,是不是真以为,朕……挥不动刀?」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