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颦眉,对赵都安的决定有些不满。
军令状……是事先没有商谈过的,属于临场发挥。
赵都安苦笑一声:
「别看京城民间不少百姓支持战到底,但京城不代表全部。
一旦谈崩的消息传开,各地无论军心丶民心必然动荡,免不了要生乱子。
臣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就是藉助臣这半年来的几次连胜积累下的威势,以此宣告,稳定人心。」
「拒绝和谈是为了人心,立军令状同样如此。」
「何况,臣也不是完全没有把握。如今慕王死了,靖王虽还可与滨海的陈王结盟,但朝廷用兵却不必再因慕王而受限……此为其一。」
「臣平定慕王,也只用了几个月,有此先例,只要臣来领军,士气必充盈。此为二。」
「靖王身边的王妃,乃臣很早前安插的内应,始终未曾启用,此为三。」
赵都安平静道:
「再加上如臣上次汇报,所说的天元大炮丶淮安王投靠后,这个地头蛇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或可再借一借天师府的力……诸多筹码划拉一通,速胜靖王,亦非天方夜谭。」
是的。
他这军令状虽有迫于形势的因素在,但也是存在可行性的。
徐贞观却并不乐观:
「靖王老奸巨猾,乃八王中最深沉的一个。王妃陆燕儿这张牌未必真能奏效,且建成叛军中颇为紧密,可没有如赵师雄这般的人物去策反……」
赵都安笑了笑,眼神中流淌着光泽:
「所以,对付靖王需要花一些心思,进行谋划。争取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是旷日持久地打下去。」
「你有想法了?」女帝诧异地看他。
赵都安摇头道:
「还不成熟,所以需要接下来花时间了解细节,我得亲自去东线看一看,才能制定具体的计划。
正好镜川邑那边也基本稳定了,接下来,我突破晋级后,就会从镜川邑前往东线,与薛神策交接。陛下还须下一道令给前线。」
见他一切都思虑完整,女帝心中一定,意识到这家伙八成又开始琢磨算计人了。
就像他当初以微末之身,卷入朝堂政斗漩涡,算计一个个重臣一般。
如今他算计的是藩王,是天下。
「真不知你哪里来的一肚子坏水。」女帝轻声咕哝。
赵都安忽然贱兮兮笑道:
「臣肚子里的坏水多少,陛下不知道?」
徐贞观愣了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赵都安却已迈开大步开溜了。
「等等,你如今揭开身份,必会引发许多质疑。没必要去解释,不回答即可。让那群人猜去。」女帝叫住他提醒道。
赵都安头也不回:「知道啦。」
迅速消失。
唯留下徐贞观思忖着「坏水」这话的含义,良久,她突然面色羞红,啐了一声:
「下流……」
……
……
朝会散后,早朝上发生的事犹如一阵旋风,经上朝官员的口,以迅猛的速度向整个京师传播。
而为了避免谣传,女帝更钦点官署将和谈结果与朝廷决定公开宣扬开。
修文馆。
一众学士今日无心工作,都焦急地坐在馆内,等待和谈结果。
而随着午门散朝的钟声响起,就坐落在皇城内的修文馆上下学士们同时起身,等不及地索性出门,朝宫城方向走。
已晋升首席学士的韩粥走在人群前头,在寒风中疾行,很快撞见了董太师的轿子。
「太师!敢问陛下决意如何?」
韩粥站定,朝轿内行礼,焦急询问。
轿帘扯开,露出董玄那张苍老的脸孔,他嘴角含笑,说道:
「陛下主战。」
主战……就是谈崩了……闻言,一众修文馆学士喜忧参半。
身为年轻一代皇党,馆内大体是主战的,但他们也深知一旦放手厮杀,会导致的结果。
而董太师的下一句话,更是令所有人怔住。
「赵都安提剑上殿,呵斥群臣,已立下军令状。」
韩粥等学士懵了,怀疑自己听错了,而等他们从董玄口中,得知了早朝上发生的一切,所有人彻底凌乱了。
白面缉司就是赵都安……他早就回了京城,一直掩藏着身份……怪不得,这冒出来的神秘缉司能号令梨花堂,手段不凡……怪不得,包括踏秋那次,每次都是他第一个送来前方军情……
众学士恍然大悟。
继而于脑内幻想着赵都安提剑上殿,怒斥群臣,大声请愿的一幕,不禁热血沸腾。
心中冒出一个念头:大丈夫当如是!
「不愧是我修文馆走出的学士。」有人与有荣焉。
其馀人斜眼看他,心说人家是禁军出身,咱能不能要点脸,别胡乱贴金。
至于为何赵都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