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喝水润了下喉咙。
方才,他简明扼要地将封禅失败后,自己与女帝逃回京城的经历讲述了一番。
当然,其中一些君臣狼狈的段落,都被他以春秋笔法略过。
至于两人炮火连天的三日三夜,自然也不会提及,赵都安只说陛下还有后手,最终突破成功。
虽然他也很想嘚瑟一下……但他担心说了的话,会被羞恼的贞宝锤死。
「竟是这般经历麽……」群臣听完,纷纷露出惊叹之色。
袁立率先开口道:
「陛下否极泰来,踏入天人,如今返京,更进一步。可喜可贺。」
不是,这种情况你也能硬吹……赵都安扯了扯嘴角,觉得这老阴比年轻的时候舔功只怕不在自己之下。
徐贞观摇头道:
「朕虽已是天人,在京城内有龙气加持,近乎无敌。但如今烽烟四起,各地藩王叛乱,京城之外,朕没了龙气加持,依旧只是初入天人罢了,不是玄印对手。」
这样麽……群臣面面相觑,他们对于修行上的事并不了解。
赵都安轻咳一声,简明扼要道:
「总而言之,如今还不是庆贺的时候,陛下虽回归,但各地叛乱不会立即消失,覆灭李彦辅只是铲除了朝廷内的不臣之人,接下来,如何尽快将那些反叛的藩王打下去,收复失地,才是第一要务。
当然,好消息在于,接下来那些叛军不会继续向京城进攻了,大概率会转为割据一方,换句话说,接下来这下半局棋,他们是守的一方,我们该反攻了。」
董太师点了点头,他已从欣喜中恢复过来,虽大悲大喜下,有些疲倦,但仍旧思维清晰:
「赵少保说的是,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朝廷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将陛下晋级天人,坐镇京城的消息传播出去,以稳定人心。
同时,陛下应当下一道诏书,将如今的叛军都打为谋反之臣……
哼,这些叛军如今打出的旗号,可是入京勤王,加上是皇族血脉,故而沿途地方的朝廷官员才投降的那般迅速,毫无负担,只要定为反贼,地方的官员丶将领自会竭力稳住局面。」
他这话听起来有些书生气,但赵都安却表示认同。
只要定性为叛军,那麽地方官再想投降,就要考虑下以后会不会遗臭万年,乃至于因不忠而牵累家族的事了。
赵都安理性分析道:
「以如今局势,北方燕山王有拒北城的罗克敌挡着,西边的西平道有汤国公率边军压制河间王,算来算去,实属心腹大患的唯有靖王丶慕王两支叛军。
既然薛枢密使已经南下驻守临封,随着陛下回归的消息传开,格局大概率会暂时稳固下来。」
户部尚书忽然说:
「赵少保莫要忘了城外的青州军。」
兵部尚书冷哼道:
「恒王志大才疏,以为策反了青州的军府,就可进驻京城。之前陛下没回来,京营不好对皇族动手,将其阻拦在城外,如今陛下回归,自然再无顾虑,以京营兵力,足以退敌。」
袁立忽然提醒道:
「诸位,切莫大意。青州兵虽不如建成丶云浮两支叛军势大,但其进可兵临京城,退可缩回青州,打退容易,但只怕打贼不死,一旦恒王率军缩回青州,该如何?
若京营深入青州,一旦临封兵力告急,如何驰援?要知道,临封道的兵马,可不足以同时抗衡两支叛军!
可若不能将青州兵剿灭,一旦其缩回去,便时刻对京城是个威胁,更可与滨海道的陈王结盟,恐成大患。」
这……兵部尚书语塞,青州兵不算强,但的确是个不好处置的麻烦。
赵都安坐在女帝身旁,没吭声,心中却突然有了个想法:
说起来,这麽久过去了,不知道神机营里的新式火器量产的如何了……
若是已经可以使用,或许拿青州恒王的兵马试一试新式火器在这个时代的威力,是个好的选择。
「好了,青州兵一事,不急于今日,可明日再议。」徐贞观开口道:
「当务之急,一个是解决李党反叛在朝野内的动荡,那些倒下的官员,都是要职,需要安排人填补,确保朝廷中枢运转如常。
此外,便按太师所言,由修文馆起草讨逆诏书,火速通报各地方,将叛军定为谋逆,同时通缉天下隶属于神龙寺的僧人丶东海青山一脉江湖武夫。也是时候昭告天下,朕的归来了。」
众大臣纷纷起身,拱手:「臣等遵旨!」
徐贞观点了点头,挥挥手,大臣们转身朝外走。
赵都安也站起身,想要回家一趟的时候,忽然被女帝叫住了:
「赵卿,差点忘了一件事,需要你去处置。」
「什麽?」赵都安愣了下。
徐贞观眸光平静:「铲除神龙寺,今日之后,京城将再无神龙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