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两个汉臣英雄是救不了毒入骨髓的大清的,只有一群中华民族英雄才能带领这个国家,民族,文明重新回到他应有的地位。】
    【整个清朝民国禁鸦片都未能成功。鸦片等毒品是新中国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才真正禁绝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万朝观众们若有所思。
    此刻情绪波动最大的要数乾隆。
    “你看看,你重用汉臣的后果!后人是如何评价的。”
    “好话却都是那林则徐的,我大清就是毒入骨髓,救不了的!”
    要说大清救不了,乾隆是决然不信的。
    他向来认为,只要君主贤明,国家不说一直昌盛下去,至少维持统治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一口气看完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经过国会的激烈讨论,于1840年,决定从印度调集舰船40艘,兵士4000余人前往清朝展开报复,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大清。
    康熙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到目前为止,他只知晓后世的大清和倭奴以及八国开战,未曾知晓,还曾经单独与这个英国开战。
    “朕记得这个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而且后世讨论五常的时候,好像还提过,似乎是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
    虽然不满天幕总是播放一些对于大清不利的信息,但是对于天幕给出的信息,康熙还是十分重视的,基本上重要的都记得比较清楚。
    “第……哎。”
    虽然心中很是不屑这所谓的第一强国,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因为看过天幕,所以康熙早已不像此前一样自大的认为大清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西方皆是蛮夷。
    天幕虽然令人讨厌,但是这点终究还是值得人相信的。
    “第一次?”
    “这么说会有第二次了?”
    看到天幕还专门强调第一次鸦片战争,康熙敏锐的意识到,就如同南宋北宋,东汉西汉一样,是一个区分方法,如果没有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后世是不会将这次定义为第一次的,而是直言其为鸦片战争即可。
    “我大清和这英吉利国打了两次吗?”
    “鸦片战争…鸦片?”
    “放屁!”
    “我看这群该死的西夷就是找这么个借口,分明就是看中我大清的国土,要做强盗罢了!”
    对于天幕所言的,什么虎门销烟后,英军商议报复完全不赞同。
    在康熙看来,分明就是找借口。
    “说句不好听的……”
    话未说完,康熙将心里话压了下去。
    ‘那分明和他大清入关说为明朝报仇一样扯淡!’
    这群蛮夷什么心思他能不知道?
    谁来不是个蛮夷了!
    烦躁过后,康熙突然又冷静了下来。
    “不对不对。”
    “四千人?只来了四千人……”
    “那没事了。”
    “四千人还想碰瓷我大清,我看你是想找死。”
    “看来这英国应该是被我大清教训之后不服又来侵略我大清!”
    “所以才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甚至第三次鸦片战争。”
    纵然知晓晚清可能很是不堪,但是也不认为区区四千人能掀起什么风浪的康熙放下了心,脸上露出了几分冷笑。
    “天幕快讲,朕要看看我大清是怎么全歼这四千个英夷的。”
    康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大清暴打英吉利了。
    【六月,由统帅义律率领的英军抵达广州海面,并命军舰封锁广州和厦门外海,企图封锁清军海上贸易。】
    【七月,英军北上抵达定海,此时因为清朝海防废弛,英军几乎未受什么抵抗便攻下定海。】
    【八月,英军继续北上,抵达天津大沽口外,身在北京的道光帝听闻英军进抵大沽口,大为惊慌,随即派遣琦善为钦差大臣,联络英军请求和谈,并承承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等人。】
    【此时因为英军瘟疫横行,便同意南下广州进行和谈。】
    大唐。
    李世民的神色一紧,顿感不妙。
    看着天幕上这英军的行动路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英国走海路,行动路线如此波谲云诡,难以预料,华夏万里海防根本无从防守啊。”
    “总不能在沿海也修建长城,怪不得……怪不得这英军胆敢区区四千人与这清朝开战。”
    说起这个,李世民也不禁思考。
    “也不知晓这英国此时的武器是用的什么?和这清朝有什么区别?”
    “1840年,距离后世将近有两百年的时间,后世的那些武器此刻应该还没有。”
    如果此刻的英国已经装备了后世的武器,那别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