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可惜。
大清……为何没有出现汉光武帝那样的中兴之主呢?
【为什么中兴之君太难得?】
天幕开始播放,一个看起来像是说书的男人挥舞着手掌,侃侃而谈。
【历史上真正的中兴,大能君,都有一个共同点,他有民间的生活阅历。】
【比如汉宣帝,汉光武帝就更是了,不光中兴,人家都开创了。】
【有民间经历就知道民间疾苦,基层官吏的那些猫腻,就一清二楚。】
【等当了皇帝,了解实际情况,做事那就靠谱啊。】
闻言,被提到的汉宣帝刘询,汉光武帝刘秀不禁露出了笑意。
能够被天幕称赞为中兴之主,谁会不高兴呢。
“汉光武帝,汉宣帝,这些……都是朕的后代吧……”
刘邦一脸笑意的看着天幕上表扬的两人。
汉光武帝早就知晓了,那个什么新朝之后,再造大汉的。
汉宣帝倒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是他的第几代子孙。
“哎呀,这么多的朝代,后人只提了两个中兴之主竟然都是我大汉的,乃公都有些不好意思喽!”
吕雉瞧着刘邦这一副嘚瑟的模样,不了解后世的这两位皇帝,她没有多说什么。
“所以,朕呢?为什么不提朕啊……”
赵构有些嫉妒,虽然汉宣帝和汉光武帝很厉害,但他也需要表扬好不好!
大唐。
“嗯,古今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后人也提及的光武帝,也是十分赞同。
这位,算得上是中兴之主的天花板了。
“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
明末,王夫之对汉光武帝的评价极高。
【了解实际情况,他做事就靠谱啊,官员想骗他也不好骗呐。】
【反例呢,就比如清朝的道光皇帝,乾隆的孙子。】
【他也是想中兴的,极其节俭呐,但是他节俭,别人不节俭啊。】
【道光爱吃冰糖肘子,节俭嘛,问一问御膳房,这道菜多少钱啊?】
【御膳房告诉他,五十两银子,把道光心疼的呀,以后不吃肉了。】
【道光还爱打补丁啊,内务府报价,一个补丁5两】
【你要说御膳成本高,皇上衣服贵,那也就罢了,可鸡蛋呢?道光问,一个鸡蛋多少钱呐?】
【底下人:采购价30两。】
【要说他完全没有生活常识啊,再怎么说两个鸡蛋还能有一个肘子贵吗?】
【那为什么这么贵呢?】
【你要是不知道,你也是道光!】
听着天幕上那人嬉皮笑脸的调侃,万朝许多皇帝们顿时气炸了。
大秦。
“这还用说?肯定是下面的官员欺上瞒下,吃拿卡要!”
嬴政一拍桌子,这种事情,他自然也是见识过的。
不过,后世的皇帝,竟然还能愚蠢到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他有些难以想象。
“去把扶苏叫来!”
嬴政对左右吩咐道,他好像发现了什么,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大秦存在的时间很短了。
这扶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日后登基若是真的被那群儒生处处蒙骗,他还真的不感到意外!
大唐。
“没有民间生活经历,连这种事情都会被欺瞒吗?”
李世民有些难以置信,如果说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政治问题,大臣们搞得一些阴谋皇帝看不懂也就罢了。
连这种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的……那这个国家怎么可能能够治理好?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有些警醒。
“承乾……”
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
这种事情,他自然是不可能被欺瞒的,但是……他此前给李承乾找的老师,多半不会教授这些东西。
“此事还真得从长计议,和皇后商量一二,要不要让承乾去多接触一下民间生活。”
这种事情很好思量,无论是汉宣帝、汉光武帝,甚至是先秦时期的许多优秀的君主,的确大多英主都是拥有民间经历的。
李世民默默想着,没有将这些话说出来。
“哈哈,这道光真是蠢啊,一个鸡蛋也就二两银子,竟然能被下面的欺骗成三十两。”
“三十两,朕每日御膳花费才三十六两。”
一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朱由检就不由的感叹,自己可真是够节俭的了,这后世的道光比自己也是远远不如。
估计他被蒙骗的不轻。
不过一想到自己是亡国之君,崇祯马上就又笑不出来了。
【有一回道光和一个大臣聊天,问你早晨都吃点什么啊】
【大臣说:俩鸡蛋一碗粥。】
【道光顿时惊了,问你怎么能这么奢侈,这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