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明劫》传庭死,大明亡(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公无私的人若是历朝历代都有许多,那圣人便不是圣人了。
    大臣们能把国家放在心中第二,已经是忠臣、贤臣、良臣了。
    不过好在,他大唐立国之初,这种土地兼并的情况还不严重。
    “这明太祖制定军户制度,只从天幕只言片语中理解,似乎与我大唐的府兵制有所相似。”
    “只不过这户……”
    只是隐约察觉到不对劲却并不了解军户制度的李世民,也只能暂且放弃这个讨论,转而向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众位爱卿以为,这历朝历代难以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有何办法?”
    这种事,明朝有,大唐就一定有!
    李世民可不觉得自己的政策就一定比朱元璋想的长远。
    李世民也不由心中庆幸。
    ‘还好如今是王朝初年啊。’
    看着手底下大臣们开始认真思考讨论起来,真心想要为大唐解决问题,他也不禁思虑。
    倘若他站在崇祯的那个位置上……
    这种问题是万万不能在朝堂上问出来的,一切事情只能徐徐图之。
    天下人都在欺骗你,想要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系统性的崩溃,这难度,对于一个长在深宫里的皇帝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便是他也没有信心一定能够解决。
    不一会儿,房玄龄便主动站出来,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有两策。”
    “其一为均田,其二为限田。”
    “一则为我大唐将土地按照数量、肥沃程度与丁口分给百姓。”
    “二则为我大唐应该限制富户所持田亩数量,不可超过规定……”
    “……”
    大唐群臣们认真讨论这相关的问题,思虑解决方案……
    【“当年我把李自成打的只剩一十八骑的时候,穿的,正是这甲胄。”】
    天幕上,孙传庭的妻子正在给他披甲。
    万朝观众这才知晓,原来李自成也曾被逼上绝路,而这天幕上的孙传庭,正是当初将他打的大败的‘功臣’。
    不知晓这样的将军,为何会沦落进入牢狱。
    天幕上飘过弹幕作了解释。
    【李自成势大,再也不是当年被孙传庭打的到处跑的流贼了。】
    【崇祯太着急了,秦兵都是新兵,武器装备粮饷全都不足,输了怪不得别人。】
    【孙传庭入狱三年,不清楚外面局势,万万没想到崇祯和朝中大臣们这么废物,让李自成短短两三年就从被打的只剩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万,一上任就傻眼了。】
    【为啥闯贼越剿越多啊?笑。】
    天幕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少。
    也让许多朝代的观众们意识到了问题。
    大唐。
    “三年啊。”
    “可并不短了。”
    并不赞同天幕上所说的短短三年的说法,李世民思绪仿佛回到了当初自己十几岁起兵征战之时。
    “大业十一年时,隋朝局势尚未完全恶化,可大业十三年恐怕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战机稍纵即逝,莫说两三年,到了关键的时候,就是两三个时辰,都有可能决定国运。”
    李世民并不为明朝感到惋惜,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这用了又关,关了又用,用了再怀疑的行为……
    不过,这孙传庭的忠君爱国思想,倒是让李世民感到十分不错。
    “是个忠臣良将,就是可惜了……”
    从不嫌弃自己手下人才多的李世民有些羡慕。
    “也不知晓这位先生表字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人物想要用上些敬称的李世民不想直呼其名,却并不知晓他的表字。
    大秦。
    嬴政对于这些兼并土地的事情感触明显不如后世王朝的皇帝深刻,毕竟后面两千年的土地制度,从他这里才算是刚刚确立。
    “三年……”
    反倒是,这简短的数字和不过转瞬即逝的时间,让他提高了警惕。
    几乎是一瞬间,就又想到了自己大秦的国运。
    “我大秦自建国以来,数百年历史,便是从自孝公开始算起,也是历经数代努力,方才一统天下……”
    嬴政叹了口气,虽然自从他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算起,直到灭掉六国,只用了短短十年。
    可其中却包含了秦国历代先君的努力。
    三年……
    对于嬴政而言,太短太短。
    对于秦国来说,一个长平之战,便足足打了三年。
    “三年时间,却足以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彻底走向彻底崩塌。”
    通过明朝的事情,嬴政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大秦可能存在的问题。
    “国家政策一旦出现问题,像这样的农民造反可能会波及全国……”
    “粮食……”
    “不知晓朕派遣去占城寻找稻种的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