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辛弃疾的一生(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朝廷对其不信任。】
    【1180年,他成为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在这期间尽心尽责,整顿乡社,定住重重压力创建了一只精锐部队——飞虎军】
    【但在任不到两年,他就被调任了江西安抚使】
    【他在上饶建了一个庄园,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他早已做好了归隐的打算,不久後果然被弹劾罢官】
    战国。
    秦惠文王嬴驷有些追忆。
    “想当年,先君为了能够给大秦招揽人才,不惜花重金,发招贤令。”
    “这南宋。”
    “有大贤却不知用。”
    “嘿嘿,这不还得是王上您和先君都是慧眼识珠的君主,总是能够在人群中,找寻到能够帮助大秦——一统天下的人才吗?”
    陪着秦王在看天幕的张仪笑道。
    “嗯……”
    听着张仪的马屁,嬴驷很是满意,但还是一昂首,“嗯,别!”
    “别人或许需要寡人——慧眼识珠。”
    “但你张仪这张嘴厉害啊,黑的都能让你说成白的。”
    “你就是没别的能耐,单有张嘴,寡人也得让你说服了用你。”
    闻言,知晓嬴驷在跟自己开玩笑的张仪也一板脸,双手抱胸。
    “王上这话可就不对了。”
    “张仪在楚国时是什麽待遇,被那楚相国的门客诬陷,险些被打死。”
    “张仪又不是到了秦国才长得嘴,说到底,还是王上有识人之明。”
    “这宋孝宗,明显远不如王上啊。”
    被吹的有些飘飘然的嬴驷只是笑着摇摇头。
    大宋。
    赵匡胤看的难受。
    “朕必须想办法淡化朕受禅的影响。”
    “或者有什麽办法解决猜忌武将的问题,不然我大宋便是再换几个皇帝也无用啊。”
    意识到根本问题是制度性问题的赵匡胤,不禁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子孙後代们不要那麽敏感。
    动不动就猜忌。
    最终的结果被蒙元所灭,比起其他的灭亡方式,又能说好在了哪里呢?
    “德昭必须顺利即位。”
    他心中想着,看向赵德昭。
    大宋的历史他知晓的还只是天幕讲述的一小部分。
    但是前唐的历史他还是清楚的。
    “李世民若是能够让李承乾顺利即位,日後的大唐也不见得会政变夺权不断啊……”
    这李世民兄弟斗完,李承乾和李泰这兄弟斗。
    可以说是给子孙後代立了个十分不好的榜样。
    所以,稳定大宋的第一步,先立太子。
    还有就是。
    这文官不能太限制武官。
    总是把武官明升暗调,把这辛弃疾玩的没有脾气,他实在是看的有些无奈。
    “这个平衡可不好找啊……”
    赵匡胤叹了口气。
    武官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说造反是真的会造反的。
    而太过限制武官,又会出现两宋那样的结果。
    所以需要从中取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他自己来找就已经不容易了。
    最难得的是,如何让後人根据自己的政策来找到合适的平衡,而不是过犹不及呢?
    “起码,不能出现太离谱的。”
    “至少,也得是崇祯那样的吧?”
    不禁认真思考,要怎麽样教育子孙後代,才能不出现徽钦这样的货色的赵匡胤,一时间连天幕都忘记继续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