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有降将军,无降典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巷战而死,冯厚敦自缢殉节,阎应元战至最后一刻,自知无力回天,负伤后欲投水自尽,被清军从水中拖出,誓死不屈。】
    【死前留下绝命诗:】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
    孤城江阴,带发效忠。
    同心死义,无力回天。
    万朝观众们有无数人感到惋惜。
    “这天幕所讲述的明朝,怎么如此多让人感到心塞的遗憾啊……”
    “也不知晓天幕会不会讲什么穿越大明的。”
    “感觉这个崇祯皇帝有问题,他总是怀疑手下忠臣,不知道有没有写别人穿越崇祯的。”
    “……都有穿越赵构的,应该会有穿越崇祯的吧?”
    “比如那个什么后世的大学生……”
    “能行吗…?”
    “你怎么知道不行,后人上天入地、移山填海无所不能啊……”
    大明。
    朱元璋眼含热泪。
    虽然这江阴之民是因为剃发易服的政策而组织的义军,但是能够困守孤城,击杀数万清军,更是誓死不降。
    再加上这首绝命诗……
    便是朱元璋也被感动的要命。
    “咱大明为何会沦落至此啊……”
    他低声哭着,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为何那些朝堂上的官员,没有江阴士民一般的忠君爱国,为何阎应元这般忠臣良将,却只是一个典吏!”
    他的声音时而悲伤,时而愤怒。
    “李自成这个该死的东西!”
    “咱大明年1644年被他攻破北京,这伪清1645年就打到江阴来了?”
    “李自成这个废物在干什么?”
    “这么快就被这伪清给杀了吗?”
    虽然此前已经知晓了李自成并没有得天下,但是却不理解如今到了自己家的‘南明’也这么快就被敌人击败,打到了江阳。
    那南京岂不是已经……
    哦,对了,天幕此前讲过!他想起来了。
    “钱谦益这个混账东西!”
    “他为什么要开城投降?!”
    “废物!两个废物!”
    不仅仅钱谦益是废物,李自成也是废物。
    朱元璋不明白,这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竟然连一年都没有撑到?
    他南明竟然直接开城投降?
    小小的江阴都能够守八十一天!
    八十一天!
    “倘若人人都像这阎应元一样,与伪清斗到底,咱大明,又岂会亡于鞑虏之手……”
    朱元璋气愤,却不仅仅是为大明亡国而愤怒。
    而是觉得这些人,怎么都这么废物!
    “还不如当年的陈友谅!张士诚!”
    “一群蠢猪!”
    愤怒过后,他又不禁为阎应元和江阴士民的精神而感动。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首绝命诗,让他对阎应元,对江阴这个地方的百姓们,好感倍增。
    “传旨!”
    “加封阎应元为忠烈侯,赐谥号‘武愍’,以彰其忠勇。”
    “勋爵俸禄分给江阴阎姓族人。”
    “江阴百姓免十年赋税,着江阴百姓修建阎应元庙,以彰其功,永载史册!”
    一旁的朱标点了点头。
    “在国逢艰曰愍;使民悲伤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忠烈侯值的此爵此号,我大明不能让殉难的功臣寒心……”
    “爹,另外两位陈明遇和冯厚敦,不如就赐伯爵,同时着礼部议几个谥号吧……”
    “……”
    崇祯时期。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崇祯惊喜。
    和朱元璋以及清朝皇帝对天幕有些不满不同。
    即便是天幕将对他进行‘批评’,将他的形象塑造成天幕上那样看起来像昏君的样子,对于天幕,崇祯也是恨不起来,反倒是时时传来的惊喜,让他对这个天幕更多的是喜欢。
    毕竟,都已经知晓自己是‘亡国之君’了。
    都已经自己被东林党忽悠成了‘傻子’了。
    都已经知晓神州陆沉了。
    都已经知晓自己朱家子孙被屠戮殆尽了。
    所谓明君圣主的名声,早就毁于一旦了,也不可能再维持。
    既然如此,多看看天幕,给他多找出几位忠臣良将,哪怕是说他几句坏话又如何呢?
    更何况。
    如今的大明朝堂上有许多人上书,要避免神州陆沉的结局呢。
    天幕说出谁忠谁奸,他再用人的时候,也没有人能说什么。
    “大伴,马上派人去江阴附近寻找这三人!”
    “江阴小城,只带着几万百姓,面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