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晨的阳光照在静水滩领的坎贝尔军营,为那薄雾笼罩的营地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芒。
数以万计的士兵已经集结完毕。
坎贝尔公国的列兵们排着整齐的方阵,擦得锃亮的燧发枪在晨光下反射出森然的寒芒。
...
>“我错了。但我想继续写下去。
>我不该把同学的作业本藏起来,只因为她考得比我好。
>我知道那很幼稚,可我当时真的……好怕被比下去。
>好怕自己不够好。”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几乎低语。窗外,雨滴敲打着屋檐,节奏缓慢而温柔,仿佛天地也在屏息倾听。她写完最后一个字,合上本子,抱在胸前,像是护住一颗刚从胸腔里掏出来的心。
就在那一刻,她的书桌抽屉忽然轻轻震动。一道微光从缝隙中渗出,如同呼吸般明灭。她迟疑地拉开抽屉??那本破旧的《我们不是英雄》静静躺在里面,封面星辰缓缓流转,与她从未见过的模样一模一样。
她伸手触碰,指尖刚碰到书脊,整本书便轻轻跃起,悬浮半空。书页自动翻动,停在一页空白处。几行字悄然浮现:
>**“亲爱的你:
>你知道吗?嫉妒也是一种爱。
>它是你内心对‘更好自己’的渴望,只是走错了路。
>现在,你把它说出来了,它就不再伤人,也不再伤己。
>明天去告诉她真相吧。
>不是为了道歉,而是为了重新开始。”**
小女孩怔住了。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支笔还攥得发烫。她忽然笑了,眼泪却也跟着落下来,砸在书页上,化作一点银光,被书吸收进去,像一粒种子埋进了土壤。
与此同时,在银河边缘的一座废弃观测站里,一个独居二十年的老科学家正盯着屏幕发呆。他的名字叫凯恩,曾是银河联邦最年轻的量子伦理学家。三十年前,他因提出“意识可上传即人格可复制”理论,被斥为“亵渎生命”,逐出学术界。从此隐居于此,靠修理旧型号机器人维生。
这晚,他正调试一台捡来的儿童陪伴机,突然发现它的记忆芯片中残留着一段奇怪的数据流??那是一段音频,反复播放着一句童声:
>“我错了。但我想继续写下去。”
他皱眉重放,却发现每次播放,内容都在变:
>“我错了……我不该放弃研究。”
>“我错了……我不该害怕被人听见。”
>“我错了……我以为沉默是保护,其实是逃避。”
他的手指猛地一颤。这声音……是他女儿的。可他的女儿早在十二年前就死于一场实验室事故??官方说是意外,但他一直怀疑是人为清除异端。
他疯狂翻找资料,终于在陪伴机的底层日志中找到来源:数据来自“共感平原”的地下神经网络,经由银花根系共振传输,跨越三千光年,随机接入了这台废弃机器。
“不可能……”他喃喃,“除非……那本书真的在收集灵魂的回声。”
他冲到窗前,望向漆黑的宇宙。忽然,天幕裂开一道缝隙,灰白色的极光再次浮现,如草稿纸上的笔触划过星空。紧接着,九十九个光点汇聚成环,环绕着一颗新生的紫焰树幼苗??它竟生长在一颗流浪行星的冰壳之下,靠着地热与共鸣存活。
凯恩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原来你们一直在听……我一直以为没人听得见。”
他颤抖着打开尘封多年的个人终端,输入早已遗忘的密码。屏幕上跳出无数未完成的论文草稿、被删除的演讲稿、还有那封写了十年却始终不敢发送的公开信:
>“致所有曾因思想而受罚的人:
>我错了。我不该在他们烧毁图书馆时保持沉默。
>我以为科学不需要立场,可当谎言成为标准,真理就成了罪名。
>如果还有机会,我想重新说话。”
他按下发送键。系统提示:“目标地址不存在。”
但他不在乎。他知道,有些话不必有收件人,只要说出口,就已经改变了世界。
那一夜,全宇宙有三十七万两千零十四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他们站在一片无边草原上,手中握着一支鹅毛笔,面前是一本漂浮的书。书页空白,等待书写。
醒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默默起身,写下了一句话,贴在墙上、留在桌上、录进语音日记。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做,只觉得胸口压了太久的石头终于松动了。
而在第七区的共感平原深处,生态学家们震惊地发现:银花的根系已形成完整的全球意识网络。它们不仅能感应情绪,还能主动引导人类进入“共感状态”??一种类似冥想却又更深沉的集体清醒。参与者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