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阵年黄家事 (第十更求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赵大海的右手把着方向舵,两台柴油机动力十足,速度不错,船头刀一样劈开平静的海面,飞溅的海水顺着海风打在脸上,凉丝丝,渔船往前行驶,活舱底下进水孔灌进的海水从活舱盖板的缝里面涌出来,甲板上都是水。
    赵大海心情大好,起早摸黑,风吹日晒,非常累,但是一想到又是一天丰收,钓了足足二三十斤的鱼,没什么比赚钱更高兴。
    赵大海回到码头,天差不多已经全黑,收拾了一下渔船,冲洗干净甲板,捞了鱼往家里面走,远远地看到赵石坐在门槛上抽着水烟,奶奶钟翠花和黄金桃站在簸箕边上往袋子里面装着沙虫。
    赵大海快步走过去,打了招呼进了院子,桶里面的鱼倒进鱼池,开打氧机和水泵,又加了冰块调水温。
    赵石站在旁边,等着冰块融得差不多,伸手搅了几下水,点了点头,赵大海学这些真的非常快,看一遍听一遍就行。
    “哟!”
    “这条黄鲷真大!得有个两斤吧?”
    黄金桃走过来看到了鱼池里面的黄鲷。
    “两斤?”
    “四斤都打不住!”
    赵石摇了摇头。这条黄鲷不仅大而且肥,压称得很。
    “那一条鱼得三四百块钱?”
    黄金桃吓了一跳。
    “这可不是么?!”
    “活着卖的话少说三百块。”
    赵石看了一眼黄鲷,不再没理会,盯着别的那些黑鲷看了好一会,扭头问洗干净手脚走过来的赵大海,是不是最近这几天都能够钓到这么多的鱼。黄鲷的个头确实大确实值钱但数量不多不可能天天钓得着,能天天钓得着的个头不大的黑鲷才是赚钱的关键。
    “二爷爷。”
    “找到了流水。”
    “钓得不错。”
    “这两趟都能够钓几十斤鱼。”
    赵大海非常佩服。赵石真的是老经验,一句话问到点子上,钓鱼的人总有一两天能够钓到不少的鱼,关键的是不是能够天天钓到这么多的鱼。赵石这么问是想要知道是碰运气或者真有本事。
    赵石抽了口烟,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话。
    赵大海走去菜园子摘了青菜和豆角,看着青瓜长得差不多,摘了两条,回厨房开始煮饭,油炒青菜、豆角炒腌咸肉,青瓜拍了放点酱油拌了一下,刚钓回来的黑鲷鱼捞了七八条三四两的煮了一锅汤,还煎了一条咸鱼,菜足够多和丰盛,院子里摆上桌子,开始吃饭。
    赵大海给奶奶钟翠花、二爷爷赵石和二奶奶黄金桃各装了碗鱼汤。海边的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不吃,有新鲜鱼汤就行,刚钓起来的鱼,活蹦乱跳,好喝得很。
    “二爷爷。”
    “问你个事情。”
    “咱们村子红树林那头,以前是不是有人搞养殖来着?记得小时候在那玩过,都是大块石头水泥砌成的池子,有闸口什么的。”
    赵大海喝了小半碗鱼汤,浑身舒畅,晒了一天,百年人参汤都比不上。
    “嗯。”
    “有这个事情。”
    ……
    “咱们村子有一家姓黄的记得不?”
    “二十年前已经周围十几条村子最有钱的人。”
    ……
    “排湾村的人发财。周围村子里哪一个不眼红?”
    ……
    “黄家的人有样学样。”
    “挖大沟大塘砌大池子。”
    ……
    赵石喝了口鱼汤,放下碗拿起水烟筒一边抽一边说。
    “哦。”
    “后来这事情又咋没成呢?”
    赵大海非常奇怪,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那时自己年纪小,不记发生了什么。
    “一是技术。二是黄家人摊子铺得太大了!”
    “养鱼虾蟹确实赚钱,但得要技术,没技术玩不转。二是黄家人是有钱,但心太野,光是挖的那些塘花了三百万。种苗什么的又是一笔大钱,还有人工呢?”
    “第一年养的那些鱼虾蟹,全死了,第二年一样全死,这个时候黄家人已经没钱,借了大笔的钱死撑。第三年好一点,没全死但没剩多少。卖的钱填不回借的钱。”
    “黄家人一夜间全跑了。”
    “这都十来年没见着人回来。”
    赵石长叹一口气。
    赵大海沉默一会,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晚上七八点。
    太阳下山后,气温慢慢下降。
    海风吹拂,阵阵发凉。
    赵大海送了赵石和黄金桃回去,站院子门口,远远看着村子西边红树林倒回来的一个地方,正是黄家人十几年前砸了几百万打水漂的地方。
    谁不想赚大钱?可这大钱真不是那么好赚。黄家的人没法还钱只能逃,背井离乡哪有好过的,家破人亡,祖坟长满了草没人扫。
    赵大海转身回家睡觉,别家的事情再怎么样飞黄腾达又或者凄惨结果都是别家事,不过是茶余饭后说说,自己的事才重要,早点睡觉,明天出海钓鱼,那个地方有时间再去看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