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投鞭断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世家。
    阳平公苻融闻说秦王要远征西域,出班劝谏:陛下不可行此险计。
    苻坚:此言何谓?
    苻融:西域荒远,伐之无益。得其民则不可征用,得其地亦不可产粮,劳师动众,空费钱粮。昔汉武帝发数十万大军屡次征之,只为数匹汗血宝马,终致国库为之一空,实在得不偿失。况今日大王仅得江北之地,尚未一统天下,国力远不如汉武帝之时乎!
    苻坚只因心仪鸠摩罗什,不听阳平公之谏,即命吕光引兵出征。
    吕光慨然奏道:臣既受命于陛下,安敢不奋力向前,为国解忧。
    于是誓师出京,于建元十九年正月西征,以车师、鄯善两国军队为向导。西征大军行经高昌,越过三百里沙漠,整整行军一年,直至十二月隆冬,方得抵达西域焉耆。
    晋太元八年,春二月癸未,黄雾四塞。三月,始兴、南康、庐陵大水,平地五丈。
    秦王苻坚闻报江南灾异,以为伐晋时机已到,遂大聚群臣道:自孤承先帝大业以来,垂二十余载,四方略定。惟晋室偏据东南一隅,未服王化,今天降灾殃,是将其社稷移于我大秦之兆也。反观我大秦,今计举国之兵,可有九十余万,粮草不计其数。孤欲亲自率军征伐江东,一统寰宇,公等以为如何?
    大臣朱彤出班奏道:今若三分天下,我大秦已据其二,更兼国富兵强,若起倾国之师躬行天罚,则江南克期可定,以成不世之功。
    秦王闻奏大悦:卿言极妙,此亦孤之平生所志也。
    权翼出班谏止:大王不可!臣以为晋不可伐。夫以纣王之无道,天下离心,八百诸侯不会而集,武王犹道其朝中有人,乃回师止旅。后比干谏而死,箕子、微子去国,三仁并亡,始奋戈牧野,而得成大功。今晋运虽微,未闻丧德如纣王,且君臣和睦,上下同心。朝中谢安、桓冲皆乃江表伟才,可谓晋亦有人。依臣愚见,晋不可伐,惟陛下慎之!
    秦王心头一片火热之情,此言便如兜头冷水淋下,由是闻而不悦。
    太子左卫帅石越出班言道:今岁镇星守于斗牛,福德在吴。天文有准,星象无差,伐之必有天殃。且晋据长江之险,民为朝廷所用,不可犯也。
    秦王愈加不悦道:我闻武王伐纣之时,逆犯岁星,终一战而定八百年江山。天道幽远,未可知也。今以我百万之众,投鞭于长江,足断其流,彼又何险足恃!
    石越:当年曹操、曹丕父子,皆谓长江是为天堑,陛下休要小觑。
    苻坚:有生之年不能一统华夷,孤死不瞑目。
    当时群臣议论纷纷,意见不一。苻坚令众臣退出,独留弟苻融决议。
    苻融见左右无人,遂对兄道:陛下若欲听臣直言,则臣谓晋不可伐,其因有三。今天文星象大凶,天道不顺,此其一也;晋国上下一心,君臣无衅,此其二也;我国近年来数战不息,兵疲将怯,皆有畏敌之心,此其三也。晋未可灭,昭然甚明。我若劳师大举,恐难得万全之功。且臣之所忧,不仅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其异族布满京畿,皆与我结有深仇大恨,使太子独与弱卒数万自守京师,臣惧前方战事一旦蹉跌,则必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腋,噬脐何及!陛下若以臣智识愚浅而不可采,则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每拟于诸葛武侯,乃不记其临终之至嘱乎?
    符融此时娓娓而谏,可谓抛心掏腹,全是金玉良言。
    奈何此时苻坚头脑发热,油盐不进,一味固执道:夫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故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才捷足者先得。量朕之才,不在晋帝以下;文武之贤,勇略过人,皆强于晋国清谈之辈,奈何不可伐耶!
    苻融再拜泣奏:我虽建国于长安,然本戎狄之族,正朔不归于我。晋虽偏据江东微弱仅存,但是中华正统,气运未衰,天意必不绝之。天文星象为证,陛下何故非要逆天而行?
    苻坚说道:帝王历数,岂有常耶!是你不知通变。我意已决,卿不必再言。
    苻融见苦谏不从,只得辞出。
    时有沙门名僧释道安为秦王所重,前来求见,适逢群臣皆退,苻融方出。
    众臣皆在宫外未走,知道释道安为秦王极为敬重,于是上前围住,七嘴八舌说道:今陛下坚欲出兵东南,我等谏而不从。公既为天子敬重,何不发一言而救天下苍生?
    释道安说道:贫僧敬诺,当进谏陛下。
    于是使黄门转奏,求请进见秦王。
    秦王闻说释道安求见,急命请入,见面便开门见山:孤欲兵伐东晋以收江南,进而一统天下。彼时则可与公南游吴越,泛长江以临苍海,不亦乐乎?
    释道安笑道:自古兵凶战危,且乃执戟上将所为。陛下应天御世,居中土以制四维,自足以比德隆尧舜,何必非欲栉风沐雨,轻出万乘之体,以经略远方耶?
    苻坚见话不投机,亦不肯听。释道安知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