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集 王凤擅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勉励死难之臣也。
    汉成帝:卿言甚是,功臣不可加诛。然丞相之奏,亦非空穴来风,不可不问。若此,可免罚陈汤欺君大罪,只削除爵位,使充兵伍。
    匡衡、陈汤、谷永太:陛下圣明,臣等奉旨,谢恩!
    云卷云舒,花开花谢,风云轮转。数年之后,匡衡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纠举其党羽,由此石显免官,死在回乡路上。
    匡衡奋起直言,为朝廷铲除奸佞,一时举国称颂。
    然而其后不久,匡衡却又重蹈石显覆辙,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司隶校尉骏等联名上书,告其专地盗土,侵吞国家财产。因证据确凿,无可抵赖,匡衡以至晚节不保,亦被贬为庶人,返回故里。不几年,匡衡病死于家中。
    匡衡罢相,王商代之。
    忽这一年,边境战事再起,西域都护府受到乌孙兵马围攻。都护段会宗一面组织抵御,一面派出驿使,飞报京城长安,请求朝廷尽快发兵援救。
    丞相王商接到边报,与大将军王凤及百官讨论数日,众言不一,毫无结果。
    王凤由此建议:昔关内侯陈汤极善谋划,熟悉外国情况,可以召至问之。
    王商称是,于是将此建议上报天子。汉成帝本来当年便是迫于丞相匡衡力纠,这才处分陈汤。此时匡衡已经罢相,无人相阻,于是立即召见陈汤,问以平定乌孙方略。
    陈汤早在攻击郅支时落下风湿,又在军营中数年不得治疗,因此入见汉成帝时两臂不能屈伸。成帝免其跪拜之礼,并令赐坐,示以段会宗求救奏书,并问御敌方略。
    陈汤看罢奏疏,沉吟半晌,故作推辞道:今满朝将相九卿都是贤才,通晓事理。小臣衰弱多病,不足以策谋军政大事。
    汉成帝听出其话中怨气,抚慰道:卿乃先帝旧臣,今国有急事,卿勿辞也。
    陈汤闻此,怨气渐舒:臣谓此事,不值陛下忧虑,大可高枕无忧。
    汉成帝:卿据何而作是言?
    陈汤:若论昔日诸国战力,胡兵五人方当我一名汉士,因其兵器粗笨,弓箭不利故也。今其虽学汉兵制器之巧,刀、箭较胜于前,但我仍可以一敌其三者。围攻段会宗之乌孙兵马,臣谓不足以战胜汉军,因此陛下尽管放心。
    汉成帝:若依卿计,则我不发救兵,只坐观其成败耶?
    陈汤:即使发兵去救,大军远征,轻骑每日可走五十里,重骑只可三十里,绝非能远趋万里以救急者。臣虽不敏,但料其包围已经解除,不出五日,当有吉讯来报。
    成帝闻奏,半信半疑。陈汤见皇帝不言,遂起身请辞。
    四天之后,果然西域军书报回,说乌孙兵已经解围而去,不需朝廷再发大军。
    通过此事,汉成帝对陈汤刮目相看,极为欣赏。
    适逢大将军王凤上书:臣启陛下,前关内侯陈汤御边经验丰富,于朝廷大有用处,不可久使赋闲。臣请启用陈汤,任其为从事中郎,以备军中咨询,望乞恩准。
    汉成帝:准卿所奏。
    陈汤复被重用,国中军情大事,大将军王凤都委以决断之权。陈汤重披戎装,再次领兵,因严明法令,采纳众人意见行事,颇有将帅风范。
    汉成帝即位之后,丞相安昌侯张禹因曾为帝师,故此赐位特进,极受尊宠。
    忽这一日,成帝设朝,公卿大臣都侍立在旁。刚欲议政,殿头官入内启奏:今有故太傅萧望之徒朱云,上书求见陛下,说有治国良策,面呈朝廷。
    汉成帝:朕幼时便闻此人名望非凡,可特赐召见。
    殿头官声诺,外出传旨,朱云随入,伏倒丹墀,大礼参拜。
    汉成帝:卿既求见,未知有何朝对?
    朱云:臣为靖朝纲而来。
    汉成帝:朝纲有何不靖?
    朱云:今观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天子大惊:卿所言佞臣者,乃是谁也?
    朱云铿然答道:安昌侯张禹!
    成帝大怒:尔小臣居下讪上,敢廷辱天子之师,罪死不赦。将朱云拖出,即行斩首!
    御史闻命,应诺一声,急上前将朱云执下,往外便行。朱云双手攀住殿前门槛,死不肯走,以致门槛断折。殿中众臣见此,无不失笑。
    朱云高呼:陛下且慢,请听臣一言。臣今日虽死,但得下从龙逢、比干诸贤游于地下,此生足矣!但未知圣朝今后,当何如耳?
    成帝怒不可遏,拍案叫道:拉下去,先割其舌,然后枭首!
    光禄大夫辛庆忌出班高叫:圣上息怒,刀下留人!
    汉成帝:卿有何言?
    辛庆忌卸下冠帽、摘除印绶,在殿下叩头:朱云乃前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