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红楼搜鬼录(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允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姑娘慧眼,这笛声确是我修炼之余的小技。若姑娘有兴趣,不妨一同探讨修仙之道。”
    严莉莉欣然同意,两人便在亭中坐下,允礼取出一枚玉简,递给严莉莉。
    “这是我近日修炼的心得,或许对姑娘有所帮助。”
    严莉莉接过玉简,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灵气,心中一喜,连忙道谢。
    两人在亭中交流修炼心得,不知不觉已是日落西山。
    允礼起身告辞:“天色已晚,姑娘若无其他事,在下便先行告退。”
    严莉莉起身相送,目送允礼的身影消失在园中小径,心中对这位大观园中的神秘男子充满了好奇。
    /
    自那日起,允礼的笛声便愈发频繁地在大观园中响起。
    每次严莉莉经过,总能听到那悠扬的曲调。
    她发现,每当她驻足倾听,允礼的笛声便会变得更加柔和,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一日,严莉莉在园中偶遇允礼,她轻声道:“允礼公子的笛声,真是园中一绝,每每听之,总觉心旷神怡。”
    允礼微微一笑,回道:“若能得姑娘欢喜,便是在下最大的荣幸。姑娘若是不弃,他日一同赏园中之景,共论诗词,岂不美哉?”
    严莉莉低头浅笑,轻声应允,两人的目光在一瞬间交汇,彼此心中的情感不言而喻。
    /
    月华如水,夜色中的大观园更显幽静。
    严莉莉漫步于园内,心中默诵着白日里允礼所授的修仙口诀。
    忽闻琴音袅袅,夹带着低低的笑语,随风飘入耳畔。
    她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
    穿过一片竹林,但见湖心亭中,甄嬛与允礼相对而坐,琴笛和鸣,宛若一对神仙眷侣。
    甄嬛的指尖在琴弦上轻盈跳动,每一弦都似乎牵动着夜色的深沉,而允礼的笛声则如同清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两人的目光不时交汇,虽未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严莉莉隐于竹影之后,心有所感。她知晓,这般情景,非她所能涉足。
    她的目光落在甄嬛手中的琴上,那琴身流光溢彩,与她手中的玉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她轻叹一声,转身欲离去,却不妨脚下微动,一片落叶被带起,发出了轻微的声响。
    琴音与笛声戛然而止,甄嬛与允礼的目光同时投向了她所在的方向。
    严莉莉只得走出竹林,面带歉意,轻声道:“夜深人静,莉莉无意打扰娘娘与公子雅兴,还望海涵。”
    甄嬛微微一笑,神色自若:“莉莉何必拘礼,你我皆是修仙之人,本应相互切磋,交流心得。既然有缘相遇,不妨一同赏月。”
    允礼亦点头,收起玉笛,温言道:“姑娘若有兴致,不妨共坐,夜谈修仙之道。”
    严莉莉见二人并无怪罪之意,便也释然,轻移莲步,步入亭中。
    /
    月色如洗,大观园内静谧无声,唯有湖心亭中灯火通明,映照着三位仙姿玉貌的人物。
    甄嬛、允礼与严莉莉围坐于石桌旁,桌上摆放着几卷古籍,几盏清茶,以及一壶尚未开封的陈年佳酿。
    “今夜月华如水,正宜吟诗作对。”甄嬛轻启朱唇,声音柔和而富有韵律,她的目光在月色与湖水之间流转。
    允礼微微颔首,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古今:“娘娘所言甚是,古人云‘月出皎兮’,今夜之月,正合此情此景。”
    严莉莉闻言,心中亦是一动,她虽失忆,但对于诗词歌赋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她轻声道:“月华如练,古人亦有‘江天一色无纤尘’之句,可见月色之美,古今共赏。”
    甄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莉莉姑娘果然才情出众。”
    允礼亦笑道:“才女之名,莉莉姑娘当之无愧。不过,今夜我们不论文采,只论心性。不知莉莉姑娘对于古今人物,有何见解?”
    严莉莉沉吟片刻,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飘渺:“古今人物,犹如繁星,各有其光辉。如那诸葛孔明,智谋超群,却也难逃天命;又如那李太白,诗酒风流,却也常怀壮志未酬之憾。”
    甄嬛点头,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莉莉姑娘所言极是。人生在世,总有许多无奈。但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这些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允礼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修行之路,本就是一条艰难无比的道路。正如那王守仁所言,‘知行合一’,我们更当勤勉务实。”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古今人物,诗词歌赋,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石桌上,为他们的话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