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开了深入讨论。许青舟虽然没有透露关键细节,但他的思路给了伏尔特团队极大的启发。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许青舟和宋瑶回到房间,两人都显得有些疲惫。
“你觉得他们可信吗?”宋瑶躺在床上,轻声问。
“伏尔特还算纯粹。”许青舟脱了外套,坐到床边,“但贝克尔……我总觉得她另有目的。”
“你怀疑她是政府的人?”宋瑶睁大眼睛。
“至少不是单纯的科研官员。”许青舟点头,“她的提问方式太精准,像是早有准备。”
宋瑶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道:“你这次来法国,怕是又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的较量。”
“科学从来就不只是实验室里的事。”许青舟轻叹,“它关乎权力、资源、甚至战争。”
宋瑶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心疼:“那你呢?你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吗?”
许青舟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我记得。那时候我只是个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看到一块锂电池点亮了一盏灯,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做这个。”
“真浪漫。”宋瑶笑着靠在他怀里,“那你现在还想不想点亮更多灯?”
“我想点亮整个世界。”许青舟低声说。
宋瑶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温柔:“那我陪你一起。”
---
第二天清晨,许青舟独自前往实验室进行一场小型演讲。伏尔特为他安排了一场面向法国能源界高层的内部讲座,听众包括几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以及大学教授。
许青舟站在讲台上,身后是投影屏幕,上面显示着他们实验室最新提出的“空位梯度控制法”的示意图。
“各位。”他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今天我想分享的,不只是一个技术方案,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如何在原子尺度上调控材料性能,以实现更高效率的能量存储。”
他详细讲解了实验过程、数据分析以及未来应用的可能性。台下众人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记笔记或低声交谈。
讲座结束后,一位年长的教授站起来提问:“许教授,您认为未来的储能技术,会是锂硫电池主导,还是固态电池更有前景?”
许青舟想了想,回答道:“我认为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锂硫电池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而固态电池则带来了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真正的未来,应该是两者的结合。”
掌声响起,热烈而真诚。
伏尔特站在角落里,看着许青舟从容自信的模样,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但他也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对手。
---
当天晚上,许青舟和宋瑶再次受邀参加伏尔特的私人晚宴。
席间,伏尔特举起酒杯:“敬许教授,感谢你带来的新思路。”
许青舟也举起酒杯,与他轻轻碰杯:“敬科学。”
“敬科学。”伏尔特重复一遍,随后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也敬那些敢于坚持信念的人。”
宋瑶看着两人,忽然觉得这顿饭吃得很沉重,却又莫名安心。
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只要许青舟还在坚持,她就会一直在他身边。
就像当年一样。
---
回国的航班上,许青舟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宋瑶则在一旁翻看手机。
“你知道吗?”她忽然开口,“你昨天的演讲视频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
“哦?”许青舟睁开眼,“他们反应怎么样?”
“有人说你疯了,居然敢在法国人面前讲那么多。”宋瑶调侃道,“但也有很多人说,这才是中国科学家应有的风骨。”
许青舟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那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宋瑶问。
“回实验室,继续优化循环寿命。”许青舟语气坚定,“然后……带你们去度假。”
“真的假的?”宋瑶惊讶地看着他。
“当然是真的。”许青舟伸手握住她的手,“男子汉说话算话。”
宋瑶笑出声来,靠在他肩上,轻声道:“许青舟,你其实也没那么难搞。”
许青舟低头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那是因为,我有你在。”
飞机穿越云层,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照亮了两个人的身影。
而在遥远的巴黎郊外,伏尔特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夜色中的花园,低声喃喃:
“许青舟……你果然还是那个不可预测的存在。”
他转身走向书桌,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计划继续。”他说,“我们要加快进度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低沉的回应:“明白。”
挂断电话后,伏尔特望向窗外,眼神深邃如海。
他知道,这场科技竞赛,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