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夸奖了黄得功的孝名。
在当时朱松看来,还以为这名虎将就要改了性子呢。
然后呢?然后黄得功干脆就拿着朝廷夸奖孝名的旨意,干脆把母亲的棺柩迎进了仪真,干脆在仪真治起了丧事。
拿着尊奉朝廷的旨意为孝治丧作由头,那移镇的事情,自然就不关他事了。
甚至他还准了下面士卒的假期,于是也没兵去移镇。
朱松无奈,又下了旨意催促,没想到黄得功直接和朝廷讨价还价了起来。
黄得功表示移镇到淮泗徐一带也不是不行,只要将扬州全部划给自己治下就行了。
甚至还在书信中写着:扬州本是他黄得功所有,只是为了国事,才让了出去而已,希望朝廷早点把扬州‘还’给他。
而黄得功敢这么跋扈的原因,则是因为新攀上的义兄弟黄蜚出镇瓜州,更是添上了一分依仗。
这江上长城之名,就这么来了。
可是要知道,虽然史可法去了泗州坐镇,他的幕府大本营,还是在扬州啊!
等到转了年来,伪太子、伪皇后案在民间的发酵开来:
腊月二十八下狱,到正月还没明正典刑,说明什么?说明其中有猫腻啊!
再加上正月间放着假,三五好友、一众亲邻大把闲暇时间高谈阔论,便是田野间讨论天家故事的也大有人在。
丧尽天良,抛妻灭侄;为保皇位,还一意诬陷。这种话题在民间噱头十足。
而且刑部尚书解学龙,居然一整个正月都告了缺,就把这两桩大案全晾在这里。
那说明什么?说明解老爷是知道其中含了冤屈的,所以才告了缺来表示自己铁面无私的态度呢!
可见皇上失德...也不一定是皇上失德。可能是皇上一时被奸臣迷了眼呢,皇上毕竟还说今年不加税赋了。
传着传着,自诩是江上长城的黄得功也上了疏。
上疏的内容也很简单:先帝子即皇上子,若速处置,则恐东宫诸臣,即识认亦不敢出头取祸,于是旁观愈惑。
甚至上,就连伪皇后的事情,黄得功都不忘写着‘皇上若为群臣所欺,将使天伦绝灭’作了表态。
...
钱谦益听完,本来就有些惊慌的心情到底是平静了些许下来。
马士英也无奈开口说道:“今日我就移书一封,和黄得功说清个真伪。”
朱松不置可否,旋即起了身。
四人也不敢怠慢,也起身伺候。
朱松指着殿外刚刚生出芽的树,转头对着四人说道:“咱们这个朝廷,正如这老树刚刚生出的嫩芽一般,经不得风雨。只是为何这李自成败亡地这般快,也不知道风雨欲来时...”
说到这里,朱松戛然而止,四人也心领神会。
如果说黄刘二人的跋扈只是让朱松烦躁的话,从高杰那边收到的情报则让朱松坐立难安了。
正月十一,李自成自潼关撤往西安的路上,被后金在渭南追上一阵厮杀,居然中箭身亡了!
朱松连忙让高杰核实实情,很快郧阳巡抚高斗枢也写了一份题本,佐证了这一实情。
二人虽然都表示闯逆付诛值得欣喜,但是眼下局势变化,那后金便不得不防了,希望朝廷早拨兵马钱粮做足准备。
而朝廷...哪来的积蓄钱粮?去年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弄了一千万两的赋税,竟是剩不下十几万两银子。
按着今年这个架势,那顶多也就六七百万两,还要供应几镇兵马等等...
朱松看着古树,叹着气,心里倒是苛责起了李自成:怎么不多活一段时间,也给自己整备兵马留下点空间呢?
朱松到底是没先说着李自成的事情,扭头对着四人笑道:“解学龙还在告缺,那伪太子皇后案却不能搁置,还有几位即将充配的重臣也要处置。朕的意思,明日间几位阁老陪着朕去探视一下这几人吧。”
众人称是,但是这件事还是不能不提。
马士英便直接说道:“眼下闯逆付诛,西北三边为鞑子鲸吞,便只是时间问题了。现在局势复杂,鞑子狼子野心难测,还是得要早做准备。”
朱松说道:“确实是这般道理,但是能拖一天却还是要先拖上一天。眼下御营兵马都还待收拾,贸然一战,实在是没有战力。朕是想一方面还是得差人去燕京恭贺闯逆付诛的事情。另一方面,催促瓜州的黄蜚,让其派遣人驻扎庙湾,以联络接纳海上遗民。一旦开战,便是生灵涂炭了。”
马士英一众称了是,朱松又叹气:“今天便先到这里吧,这一年还要诸位多加帮扶了。”
言罢,朱松便朝着四人行了礼。四人也不敢怠慢,迅速还礼。
出得宫去,三位阁老自然在阁内办事,而钱谦益却还得往礼部去,倒是心下忧愁了几分。
春风虽寒,但总是多了几分生气,迎着春风便到了礼部,大小官员都齐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