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顾无长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要想的还是强国之计。”
    马士英看着朱松绷紧的脸,强行摆出一个笑脸:“不过皇上也不必如此忧心,皇上励精图治...”
    朱松连忙打断:“朕最怕你说这个内容了,朕只感觉局势止不住往下滑,这般言论受之实在有愧。”
    说完了这些许多,朱松也对着马士英说道:“这段时日,也辛苦马先生了。”
    没错,马士英又在民间传闻中被比成秦桧了!
    事情还得从做了贰臣的北京官僚们南下开始说起。
    三月之变,事发突然,很多人‘不明不白’就当了李自成的臣子,甚至当了后金的臣子,然后在夏秋交际之际才纷纷南下。
    这本来是件好事,因为南京可用的官僚多半算是尸位素餐,朱松的意思,也是能放过就放过。
    然而很快就形成了轩然大波,无论是刘宗周、姜曰广还是解学龙等人都认为应该分罪处理,绝不能姑息,最后马士英也表示,虽然可能还有能人,但是如果不妥善处理,恐难平人心。
    结果执行下去就慢慢歪了,一方面清流对久负盛名的官僚如郑三俊、吴牲等人网开一面,另一方面又要求那些名声不显的官僚以正典型。
    还有大学生王铎,甚至还及其双标一边处置了一个官僚,反手又保举出了尚在牢狱中的周亮工。
    那这许多不公,自然就算到了内阁首辅马士英的头上,再加上前些时日非要对酒水征税,导致酒价也上去了,老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
    一来二去,‘秦桧在内,李纲在外’这句话隔了两个月,又在南京开始盛传起来了。
    马士英也是无奈:“臣本愚人,不过这些事情臣都不计较。若是具有实情,臣愿告老还乡。”
    朱松连忙说道:“马阁老不要这般说话...”
    马士英这时候站起来说着:“不过臣还有一桩事要禀报皇上,这几日有个崇祯十六年的进士也南下到了南京,臣到现在安置于馆驿之中,臣不敢处置。”
    朱松愣了一下:“这人是谁?”
    马士英说道:“是江北督师史可法的族弟史可程,先降了顺,后降了清。臣恐处置不当,会有碍史阁部名誉。”
    ---分割线---
    古昔之制,兵者不得已而用之也,若特强取胜,非义要动,天必不佑。
    臣窃思今日之势似宜暂停师旅,至于国中兴作,俟规模既定,然后举行,总以农务为急。
    农务克勤则麻民衣食丰足,衣食丰足则举国庆豫,
    举国庆豫则皇上应无疆之福,而圣躬自获安和矣,凡有应行之事,以俟再举,固未晚也。——多铎
    感谢ASoIaF、如环如玦投的月票。
    感谢书友20230831063439372的打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