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见泰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军官连着磕了十几个响头,口中含糊说着“放过小生”“小生想法子凑钱”“不要烧了小生的宅子”之类含糊不清的话语。
    军官却是一副正气凛然:“你若是早些求饶,那我便宽限你几日。前倨后恭,洒家最看不惯便是你这样的人了。弟兄们,放火!”
    “谁敢!”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暴喝。
    麻衣长者从人群里走了出来,紧接着绣衣男子紧随其后。
    军官倒是抬了下手示意别放火,审视了下麻衣长者,只是笑道:“你又是哪来的老帮菜,还想着替人出头?”
    锦衣男子正要发作,却被麻衣长者拦了下来,只见得麻衣长者往前走了些许步,搀扶起了地上的书生,说着:“学子清困,何苦为难。”
    “那爷爷的五十两白银,谁又能还爷爷个公道。”军官叫嚣。
    书生扭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看向绣衣男子,只是喃喃说着:“我却不曾收他一分银子。”
    麻衣长者又往前走了一步,说着:“那我便与你,你且和你的弟兄放了这位学子。”
    锦衣男子慌忙走到麻衣长者身旁,二人只是手臂间有个动作。
    随后两个呼吸间,麻衣长者从袖子里摸出一锭大银子,正好是五十两,抛了过去。
    军官直接从地上捡了起来,喜笑颜开,招呼着左家军众人说道:“弟兄们,搬上东西,走了!”
    左家军退去,绣衣男子也有意疏散人群,小一会儿时间,就只剩下三人了。
    书生在看前面二人推拉时候,还以为是绣衣男子把银子交给的长者,又朝着绣衣男子跪下去说道:“多谢恩公相救,多谢恩公相救。”
    锦衣男子边笑边摇头:“难怪你做出这等糊涂事,便是道谢都找错人啦!替你解围的是我的恩师。”
    这时候书生才擦了眼泪鼻涕,抬起头朝麻衣长者感谢去,顺着眼光看清了他的脸,一张大黑脸,可见是常年的风吹日晒惯了,甚至还有点发紫,须髯也不多,倒是眼睛格外有神。
    麻衣长者点了点头受了一拜,便先往府里走去,锦衣男子扶着秀才也在府邸门楣处稍微休息,很快麻衣长者便走了出来,摇摇头说道:“锅碗瓢盆、案几桌椅,倒是一件不留。”
    锦衣男子点头:“这般军匪,却狠似流贼。”
    麻衣长者看向书生,叹了口气:“一时半会你这家当也添不回来。且来老夫家里,添一副碗筷吃个便饭,总比在外散财要好。”
    绣衣男子搀扶着书生,三人就朝着城北行去。
    而书生也慢慢平息过来,嘴上除了各种谢语后也渐渐恢复了心思,便不再需要搀扶,顺便打量起二人身份来。
    莫非是两个达官贵人?自己撞上运了?
    很快书生就不再抱此想法,因为这位麻衣长者的家,实在是...寒酸!
    就只有两间行房!一间已是摆了桌椅,配置还极其朴素,一看就是招待客人的。
    而另外一间,想来只能是卧室了!但是仔细看去那间房上倒是有个烟囱,怕不是厨房和卧室连在了一起?
    不闻圣人有言,君子需远庖厨么!
    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到麻衣长者吆喝道:“婆娘,今天要添一副碗筷,多做些饭菜。”
    另一间房里转出来一个穿着更是朴素的妇人:“只是带人回来,却不知当家需付多少柴米!”
    麻衣长者一边赔笑,一边招呼二人坐下,不多时,就看到那间房内里冒出了炊烟。
    书生这时候拱手了起来:“小生斗胆发问,两位之间有人在朝廷任官吗?”
    锦衣男子点头道:“算你识货!此间便确实有位朝廷大官。”
    “怎么,不像?”麻衣长者也笑了一下。
    书生慌忙向锦衣男子行礼,锦衣男子也笑了:“我一介戴罪之身!只是充事军官前效用罢了!这位便是我恩师何腾蛟了。”
    书生便是再不晓事也知道,今年武昌府来了个个何巡抚,随后就荣升,变成了何总督。
    于是书生连忙跪下,却被何腾蛟阻拦了下来:“我今日出手救你,前番一拜我且受了。”
    随后何腾蛟说道:“进的官署才是官,出的官署便是民。我眼下是民,你便不需再拜。”
    锦衣男子又调笑道:“我这恩师爱民如子,最见不得老百姓受委屈了。”
    这时候妇人也带着饭菜转了出来:“章旷不要说了,你家师父便是这般脾气,拿到手的俸禄从来停不过三天。”
    于是四人坐定,一边用饭,一边又将白天的事情一说,章旷却说着:“你说偏巧不巧?恩师刚领了俸禄,便全搭救给你了。”
    书生见状又起身要跪下去,却被妇人拦下来:“这不怪你的事,我们家老何就是这般脾气。真要谢,就存上这么份心思,日后好好报效朝廷便是了。”
    书生连着点头。
    何腾蛟吃着吃着突然想到,吩咐妇人了起来:“家里还有一口锅,先给你带回府上,等到日后你家当收拾齐全了,再还给我便是了。”
    妇人也点头,去另一间房捧出一口锅来。
    书生连忙百般推辞:“小生哪敢要先生吃饭的器皿,这不是折煞小生吗?”
    何腾蛟哈哈大笑起来:“你以为我真有那般酸腐?何某家虽贫,但家里确有两口行锅,借你一口,也是无妨的!”
    书生望去,确实看到妇人拿着两口行锅给自己晃了一下。
    书生感激之余,却不解问道:“先生已是朝廷大员,为何如此...清贫?”
    何腾蛟又笑道:“你熟读圣人经典,应该知道孟子有云万钟于我何加焉?再者何某人也没有物欲,老母有亲友照看,犬子已然成人,我老夫老妻的又需要什么享受。”
    书生说着:“只是先生,不说富贵,这般介然艰苦,便是小生的宅邸都比先生家要大了。”
    何腾蛟叹气:“如今时风日下,官场贪墨成风。何某人只是想以身作则,做个怪人而已。所谓上行下效,便是巨贪,看到我的模样都多少会收敛些去。天下大同,何某也不敢攀附。只是能影响一人,便多影响一人,能纠正些许风气,便纠正多少风气罢了。”
    章旷站了起来,回应道:“恩师所言,学生谨记。”
    何腾蛟又笑了起来:“不必如此,不过老夫饭余多话,你这小书生可不要多怪。”
    随后只听见悠悠传来声音“我和你们说啊,那金陵史道邻公(史可法)当真是一代伟人,我任淮徐兵备的时候...”
    ---分割线---
    时腾蛟荐胤锡为湖广巡抚。
    旧制,奏荐仍听部科核实题用,抚按不尸为恩,所奏荐者以职级相晋接,无称门生礼。
    崇祯间,破资格,开荐举,有自下僚寒贱及罪废官遽授显要者,乃以门生礼事荐主。
    胤锡以清望推督学,虽节钺之命自腾蛟奏荐,而朝廷委任不在腾蛟下,乃据旧章,刺以平交相往复。
    幕宾类无赖士,益相构煽,遂成猜离。
    胤锡亦自下书旁征人才,版授监纪府佐,停岁贡生,以意改调除授教职,竟躁之士,因缘奔赴,旦见,夕即释褐,其不恤名实如此。————《后明史列传第七史何列传(附堵胤锡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