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阁老知道镇江的兵变吗?”
高弘图严肃了起来:“臣自然知道。”
朱松叹气:“朕是这样想的,京口兵变,罪在于永绶逃走的所部辽兵,而受到牵连的百姓和浙兵以及未曾杀戮的辽兵却是无辜。”
“朕觉得应先知会镇江府知府,责令其迅速派出衙役,给殉难的百姓收敛尸首,其后需找个妥善地方好好安葬。”
“还要和他们说,半个月后朕会亲自去祭祀。”
高弘图静静听完,点头感慨:“皇上仁心,臣回去便拟公文。”
朱松伸出第二根手指:“京口兵变,与其他士卒无关。况且浙兵忠义,朝廷已经有负于他们,就不能一错再错了。能否让户部拨出粮饷以作赏赐,一则彰其有功,二则以鼓励忠义?”
高弘图听完,叹了一口气:“皇上仁义,偏偏这件事恐怕略有不妥。”
朱松正襟危坐起来:“高阁老是怎么想的?”
高弘图说道:“眼下京师附近,长江边共有太平、池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六府,所部官兵欠饷十万到数十万两不等。若是再算上宁国、徽州二府,则更多了。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若朝廷这样处理,臣恐有别有用心之人,乘势以兵变为由闹饷。届时稍有不慎,恐闹得东南大乱。”
高弘图叹了一口气:“眼下臣以为,似乎应调任苏松巡抚祁彪佳着手平叛才是。”
朱松看着高弘图居然和马士英都是一个法子,执拗说道:“那就没有法子吗?朝廷就不能想想办法,给这些士卒们也都补上欠饷吗?”
高弘图说着:“皇上有所不知,即便是补六府一年欠饷,都需要接近百万纹银。”
一阵沉默,朱松开口道:“高卿,能不能这样,从朕的用度里面扣?朕也不是什么贪图享受之人...”
高弘图起身拜道:“皇上请收回此言。为人臣者如何能令君父受屈?”
朱松扶起高弘图也行了一礼:“高卿不要说这种话,眼下生民水深火热之间,朕食不下咽,又有什么脸面锦衣玉食?”
“不过朕刚刚想到,与其弹压这些忠义之辈,为何不能去剿灭那些闹了兵变的士卒?朕风闻于永绶所部都抢了足达百万家财,就不能擒拿归案吗?”
高弘图叹气:“现眼下于永绶一党已经逃入仪真。臣以为这件事需要皇上下谕旨才可能了结。”
朱松倒是懵了:“怎么个意思?”
高弘图也有点懵,前面看到皇上所说,自己都颇为动容了,现在却不知道这皇上是要和自己打什么样的哑谜?
高弘图只好老老实实说道:“皇上龙御淮上南下继承大位时,正是马阁老遣靖南侯黄得功一路护送皇上至仪真过江。于情于理,黄得功都是天子重臣,臣担心内阁的公文黄得功未必会听命。”
朱松听明白了,眼睛里都放出光亮:“这么说来,是不是只要朕发一道谕旨,黄得功就会把于永绶送回来?甚至抢掠的百万家当也都会送回来?”
高弘图虽然有点犯嘀咕,但是还是说道:“应系如此。”
朱松拍了下手:“妙啊,这样就能给各地的官兵都发一发欠饷,还能给镇江府发去赏赐鼓励其忠义。”
朱松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对高弘图说道:“前面说的,内阁再补充一点,殉难百姓里是否有幸存之人,若有,家中丢失了多少财物,让他们细细统计。情况允许的话,朝廷也应该做出抚恤。”
高弘图吸了一口气,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看走眼,说道:“皇上真是如天之仁,臣这就回去拟写公文。”
朱松说道:“慢来,朕还有个事情想和高阁老商量,朕想把这一伍浙兵和剩余辽兵交给朱成功统领,你看合适吗?”
高弘图倒是沉思了一下:“臣恐朱成功不能服众。”
朱松摆手,对着高弘图说:“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的本事,你要是知道了,你肯定也会心悦诚服的。”
...
“皇上美意,臣感激不尽,但臣不敢受。”演武场上,朱成功一脸认真地向朱松说道。
朱松卖力射出一箭,不解说道:“这是为何?”
朱成功认真比出三根手指:“一则臣年仅弱冠,承蒙圣爱,已经不胜惶恐。二则臣虽略熟弓马,但不通军务,恐没有调兵遣将之才;三则浙兵辽兵之间矛盾恐极大,臣自认没有那个能力勘合军心。因此臣请辞上意。”
朱松听完点了点头,抽出一箭来,喃喃念着:“说的也是。”
入夜来,朱松把这几天的事情细细写了下来,又着重写了“文臣”“武将”“修路”“军民不和”“民生水火”等等大字。
随后在下面倒是认真写了个“解:”,写了好几大段,各种方法想来想去,都觉得行不通。
就算是不曾打仗,自己慢慢休养生息,这前几年都难过的紧。
既然得不出答案,朱松索性就不解了,宽衣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