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圣元纪年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年开始,这个纪元法理应称之为圣元,而襄公二年,也就是圣祖皇帝的诞辰,便是圣元元年。”
    老李身为天可汗,自然是一点就透。
    这种纪年方式的优越性,不用他说。
    首先,学术界就免去了无数的麻烦……
    最主要的是,还能把李唐天下和圣祖皇帝深度绑定在一起,更加强化了李唐的天命性和合法性。
    “这个方法不错,”李世民颔首道:“圣元元年,不错,不错……不过这件事还要让群臣商议一番,还要让太史局进行最终的测算,朕这就召集群臣入宫。”
    老李办事一向是雷厉风行,更何况这种纪年法还可以强化李唐天下的正统性。
    一干重臣很快就来到了两仪殿,还有太史局的李淳风。
    听李象讲述完这个“圣元纪年法”后,马周率先表示同意。
    “太孙殿下的这个提议,臣赞成。”
    李象倒是没想到第一个同意的会是马周,冲他点点头表示友好。
    随后,众臣也纷纷表示同意。
    在散去小朝会之前,老李还让王德拿出一堆海鸭蛋。
    “这是登州新进贡的海鸭蛋,很好吃,你们拿回去尝一尝。”李世民笑着说道。
    海鸭蛋被装在一个个的小提篮当中,方便群臣带走。
    众臣纷纷道谢,这海鸭蛋并不贵重,贵重的是皇帝的心意和恩宠。除了海鸭蛋,李世民又让人给群臣拿了些海菜。
    这些在长安这种内陆地带,都是稀罕的东西。
    最近凌烟阁修建得也差不多了,画像也已经全部画完,就等凌烟阁修建完毕,而后把画像挂上去。
    群臣散朝之后,就开始琢磨祥瑞的事情。
    颁布新的纪年法可是大事情,没有祥瑞傍身,怎能名正言顺呢?
    这年头,没个祥瑞,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李象在离开两仪殿之前,特地给李淳风叫了住。
    作为大唐的太史令,李淳风可谓是博学多才。
    有网文描述过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弟子,实际上俩人只是被传说“合著”《推背图》,至于师徒关系嘛,具体并没有任何记载。
    倒是有确切的记载说,在隋朝大业七年,李淳风拜了至元道长为师。
    总体来说,李淳风可以说得上是这个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易学家。
    李象倒是知道,后期李治用的《麟德历》,就是李淳风经过测算,查漏补缺而成的历法。
    同样,李淳风对于李象也比较了解。
    在李世民的形容中,李象被称为“圣祖皇帝”的弟子,于梦中授业。
    这件事,只有他和袁天罡知道,按照皇帝的说法,就算李象本人,都不知道授课的是圣祖皇帝。
    只可惜袁天罡入朝的时候,李象当时正在登州。
    不过按照他学的不太多的相面之术来看,李象绝对是一代雄主。
    结合那道祖弟子的身份,李淳风自然是不敢怠慢。
    “殿下。”
    “太史令不必多礼。”李象颔首,李淳风这太史令按理来说应该是贞观二十二年才上位,提前上位也是他之前一句话的事儿。
    “殿下叫住微臣,可有要事?”李淳风试探地问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起了两件事,想要和你说一说。”李象说道。
    “臣洗耳恭听。”李淳风拱手道。
    “嗯……就是……”李象觉得这样说不是很方便,于是便拉着李淳风重新走进两仪殿。
    李世民正打算再带着香蕉出去玩玩呢,看到李象去而复返,颇有些无奈。
    “你怎么又回来了?”老李无奈地问道。
    “阿翁别闹,我有要紧事情。”李象问道:“此间可有纸笔?”
    说话间,李淳风也走了进来,和老李见礼过后,站在了李象的身边。
    老李唤过人,来给李象研墨。
    李象接过笔,在砚台上吸满墨汁后,于纸上开始作画。
    画的比较简洁,无非就是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太史令,你看。”李象指着第三条线上那颗球说道:“这个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老师称之为地球。”
    一听说‘老师’教的,李淳风战术后仰,肃然起敬。
    李世民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心想萧瑀还教这玩意儿?
    紧接着就明白了,萧瑀这老登哪里懂得天文学,这一定是圣祖皇帝梦中所授。
    “这……我们所在的大地,是一颗球?”李淳风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是啊。”李象摊摊手:“至于为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去验证。”
    “那这个是什么?”李淳风指着那颗最大的球问道。
    “这是太阳,我画的这些线都是轨道,我称之为六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李象指着这些球球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