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李象,孝出强大(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历法,是国家的根本。
    尤其是我国这种农业国家,更是依赖于历法。
    现如今李象给出的数值,也是后世取的一百多年平均值,就算和唐朝有差距也不会比李淳风自己算出来的大。
    他倒是也想给个约数,然而古人测算的数值就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若是给约数的话,和说废话没什么区别。
    祖冲之测算的一个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日,直到元朝时才被郭守敬更精确的365.2425日取代。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365.2425的数据,是南宋的杨忠辅测定的,直到授时历才被采用。
    制定历法的数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隋唐的历法从开皇历,一直到元朝的授时历,不算金国的三次,一共更换了三十二次历法。
    与直觉不同的是,其中绝大多数的历法都不是因为与节气不符而更换。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颁布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阳历在节气方面的误差很小。
    有一个反常识的,阳历并不是西方独有,实际上干支历就是阳历,也就是星辰历。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干支纪年法是伏羲发明的,另一种说法是轩辕黄帝的手下。
    考古确定,最早在商代时期就已经有在使用了。
    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
    而封建社会所用的那些阴阳历,其中一部分是改朝换代而更换,一部分是测算失差与天文不符而更换。
    小象需要李淳风做的,也只是让他去弄一弄阴阳合历的农历,并且将阳历校订一下。
    至于圣元纪年法,最好还是用阳历比较好。
    最主要的是干支历这個阳历比较稳定,不会出现今天用麟德历明天用大衍历的事情发生。
    至于李淳风怎么弄,就不是他操心的了。
    精确的数据都已经给了你,剩下就你自己琢磨去吧。
    在第二天,就传来了报告,说是在长安城的某处水井当中,捞上来一块刻有“大唐”二字的琉璃。
    这事儿一眼假,李象看到那块琉璃的时候,真是一副痛苦面具。
    妈的,这玩意儿还是我让人烧的呢。
    你说你们这活能不能不这么糙啊……
    然而让李象没想到的是,竟然没有人提出质疑。
    这年头,大家就信这个。
    群臣倒是还好,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要颁布新纪元法,但百姓们不知道啊,一个个与有荣焉。
    倒也不怪他们如此,毕竟现在大唐真是带着百姓们共同富裕的。
    自从办了这么个运动会,四方各族进京以后,长安城做生意的人都富裕了不少。
    无他,吃喝拉撒,毕竟都要在长安城。
    而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一个个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了眼。
    并且他们来长安,都是带着货物的。
    卖出去之后,手里都有闲钱,全消费在长安城当中了。
    不光是李象的那两家酒楼,就连卖羊肠子的李婆子,每天早上都是爆满。
    吐迷度的儿子李婆闰天天长在羊肠子摊位上,一吃一个不吱声。
    前天李象让李景仁办的那个定价协会,办的也算是不错,至少因为价格高低而起的争执是少了。
    当然了,这个定价协会也不是白定价的,佣金还要抽取百分之十呢。
    关于佣金,也没人说什么,毕竟若是没有这个定价协会,恐怕少不了各种高买低卖,或者干脆就是因为争执而做不成生意。
    除了消费衣食住行,各族还在长安城当中买了不少书籍。
    四方馆当中,新罗的贞德郡主手捧一卷杂志,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杂志是大合集,从贞观十六年十一月的第一版,一直到现如今的第二十二版,属于是一种精髓所在。
    其实大唐杂志早在贞观十七年的中叶,就已经随着商队散开到了各地。
    然而新罗由于一直在和高句丽打仗,所以并没有引入杂志。
    到了战争结束后,新罗才开始引入大唐杂志,然而在这个时候都发行到了第二十版了。
    杂志一经引入,立刻便成为了新罗贵族之间的追捧读物。
    这年头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上层人士谁不会点汉字啊……
    甚至于私下里都以说汉话,习汉字为荣。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新罗的朝中逐渐出现了一批溏心人。
    啊对,心向大唐之人,被称为溏心。
    例如贞德郡主金胜曼,还有她姐姐金德曼,便是典型的溏心人。
    有心向大唐的人,就有保守主义的人。
    譬如高句丽国内的毗昙和廉宗等人,便是典型的保守主义。
    以此二人为首的政治团体,对于女王金德曼亲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