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骆宾王(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孤早就听说过你的才名,只恨缘悭一面,听说你这两年一直在草原上奔波?”
    “回殿下,草民只是响应殿下号召,去草原上宣教。”骆宾王正色说道。
    “既如此,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观光既然已读万卷书,更兼已行万里路,不知可有所得?”李象问道。
    想要在太孙府做官,不止要有上的才能,更要有政治上的才能。
    而二者之间,明显后者更为重要。
    其实这时候李象也挺能理解李三郎的,若是李白求官求到李世民或者他的头上,或许看在李白的才名之上,肯定会予以重视,但若是他没有政治上的才能的话,百分百也会和李三郎一样,封他一个翰林学士一类的官职。
    到时候有眼无珠的,指不定就是他和他阿翁了。
    面对骆宾王,同样是这个道理。
    考校是一定要有的,得知道骆宾王是个什么成分呐。
    骆宾王心下一凛,当然知道李象的意思就是在考考他。
    现在他的前程,就看回答的话能不能让殿下满意了。
    想到这里,骆宾王斟酌了一番语言,然后说道:“回殿下的话,依草民之见闻,草原上最核心的政治结构是家庭,这也构成了他们统治的结构。”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骆宾王的这句话一出口,李象就有了听下去的兴趣。
    “继续说。”
    “是,在草原之上,和大唐其实差不太多,是由类似于家族的体系构成,以辈分高的年长男性作为首领。草原上男性在成年结婚后,一般会向大家长索要一些牲畜,作为自己的财产,也是养活自己的家庭的工具。与大唐相同的是,他仍然会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并不会远离自己的亲人们。”
    “但是与大唐不同的是,维系他们之间的纽带并不只是血缘,草原艰苦的自然环境与大唐不同,大唐一男一女的男耕女织生活便可以自食其力,而草原上的环境恶劣,游牧者则需要更多的人来进行通力配合,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于是,许多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部族或者说是部落,男人们共同放牧,做一个小家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
    “实际上草原上的可汗也是一个部族一个部族集合出来推举出的共同首领,可汗的命令无法直接下达到具体某一个小部族,但是可以通过传达到相对较大一点的部族来实现一层层的管理。”
    说到这里,骆宾王继续说道:“但是由于草原气候的特殊性,所以无论是大小部族,也只能逐水草而居,族群总是在不断的迁徙当中。”
    “而中原则是依靠耕地,聚居点更为固定,这也导致税收容易收取上来,进而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控制。”骆宾王抬头看了一眼李象,见他仍旧在听,便壮着胆子继续说道:“草民窃以为,我中原自古以来,难以对草原实行有效的控制,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草原上的部落逐水草而居,生活高度流动,想要逃避征税实在是太过容易,中原无法在草原上建立类似的体系,将草原纳入到治下。”
    骆宾王这话说的已经很委婉了,翻译一下就是农民田产固定,易于盘剥统治;而草原人又不靠土地活着,这块儿待不下去自可以带着牲畜跑到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办法拿捏。
    而这些无法控制的游牧民族家庭,组建成一个个的小部落;小部落集结起来再组成大部落,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游牧帝国,成为南方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小问题,不光是汉人政权面临这个问题,就算是南下的鲜卑,也要面对柔然的袭扰;辽国的边患,同样是来自北方的女真;而女真建立金国之后,边患更是在草原上的蒙古;至于蒙古自立大元,实际上他北方的边患还是蒙古,甚至中原世祖皇帝带一群汉军世侯血洗一遍哈拉和林都没能解决。
    带清?不是还有个沙俄收拾他呢么?
    “伱的意思,孤听明白了。”李象颔首道,又看向他问道:“不知观光可有良策以对?”
    “草民惭愧。”骆宾王低声说道,他在草原上苦思冥想到现在,也没想通到底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李象也没指望骆宾王能提出什么建议,毕竟能够想这么深,已经实属不易了。
    要真是能解决这问题,骆宾王早就成为狄仁杰一样的人物了,还用得着武则天搁那感慨野有遗贤吗?
    “嗯,孤欲征辟你为正七品的太孙府右书记,你可愿意?”李象温声问道。
    骆宾王霍然抬头,他本来以为面试被刷下去了,万万没想到,竟然受到了李象的提拔。
    “臣骆宾王,谢殿下拔擢之恩!”
    他说不激动那是假的,其实卢照邻并没有和他说要征辟他为太孙府右书记的事儿,只是提了一嘴李象想见他。
    来之前,本以为按照自己的功劳,估摸着应该是捞个县丞之类的官儿做,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得到太孙殿下的赏识,近乎于一步登天,来到太孙府做正七品的太孙府右书记!
    这种亲近第三代的机会,可不是很多啊……
    骆宾王甚至看到了以后的日子,出任右仆射,迎娶大唐公主,走向人生巅峰。
    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呢。
    然而骆宾王不知道的是,李象早就惦记他这个人了。
    想当初四岁的时候,写成了“红掌波清波”,而被他姥爷在手上怒抽了两下屁股;八岁的时候因为背不出“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被姥爷又抽两下手板儿……
    痛,太痛了!
    每个人的童年,大抵是都有一个骆宾王!
    老骆啊,咱们的路还长啊!
    不止是骆宾王,什么陈子昂,什么贺知章,还有什么孟浩然王维……
    李象觉得自己有必要多活一些年,不为别的,就为等等李白,等等杜甫!
    不止是为了童年,也是为了童年的那些个巴掌。
    “既然已经入了太孙府,孤便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李象的笑容有些阴沉。
    骆宾王本能感觉有些不妙,但又觉得不对劲。
    我也没惹太孙生气啊,他怎么可能收拾我?
    “孤以为,文武并重才是长久之道,府中的几位将军,譬如薛仁贵、李钦陵等人,在文化课业上应当加强学习。”李象笑着说道:“这个任务,暂时就落在你和升之的身上,负责教授府中这些武将们的文化课,如何?”
    “臣敢不从命!”骆宾王答应得很干脆。
    不就是教几个大老粗吗?在草原上又不是没教过。
    草原哪个部落我没去过?那薛延陀部的大度设,比他们不知道粗鲁到哪里去了,见到我不还是一口一个骆先生?
    熬油……
    李象看着一副自信满满样子的骆宾王,心里也有点意外。
    不是猛龙不过江啊,这老骆的确是个人物!
    远在外面拍球玩的薛仁贵和李钦陵齐齐地打了一个喷嚏。
    二人对视一眼,尽皆不知道为何会突发如此恶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