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把阿耶拍在沙滩上(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按照原定计划,李象打算从登州到长安,修建一条宽阔的公路。
    要不是钢铁产量不够,必修建一条铁路,哪怕没有蒸汽机,用马去拉车应该也能不错。
    蒸汽火车虽然难弄,但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早在十六世纪,马匹就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和煤矿中,负责拖运货物。
    事实上,在十六和十七世纪建立的多数矿山中,马拉轨道煤车都是唯一的运输方式。
    1550年左右,德意志地区开始使用木质轨道来服务矿坑。在工业革命之前,马拉车道使用的是木质轨道,直到1760年出现了铁条加固的轨道,而1767年则出现了铁质轨道。
    马拉轨道货车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能够利用相同的动力来运输更多的货物。
    这都是未来暂定的计划,李象在临走的时候,还让冯清在登州城筹备建设一座行宫,供老李没事儿的时候过来避暑度假。
    除了登州,李象还打算开发一下卢龙城,也就是如今的秦皇岛。
    在卢龙城的南边,可是有一片四a级风景区——北戴河。
    而在卢龙城的北边,则是传说中的山海关,也就是吴三桂卖的那个。
    不过如今的卢龙城并不算很发达,李泰和李治还没开发到那块呢。
    开发卢龙的目的在于掌控河北道,进而辐射到辽东道,对原高句丽和百济地区进行更深一步的控制。
    历史上的大唐在拿下高句丽和百济之后,很快就被新罗逐渐蚕食,其中固然有李治和武媚娘太菜的原因,但这个教训也要记得。
    车队到达长安的时候,已经临近过年。
    阔别长安城一年多,然而这座大唐的首都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和李象记忆中的长安区别并不大。
    长安城是没变,但李象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除了年纪大了两岁以外,身高也超过了一米七。
    别看他今年虚岁十六,然而周岁也才十四岁。
    大唐的虚岁,是按照多两岁来虚的。
    在这个年纪蹿到一米七,已经属于是凤毛麟角了。
    回到京城刚好是正午时分,作别了二叔和幺叔后,李象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东宫和父母请安。
    东宫在前段时间添了一口,太子妃苏意生了一个女儿,李承乾给她取名叫做李曦。
    原本吐槽老爹是女儿奴的李承乾,现在也化身真香战士,恨不得天天围在女儿身边打转儿。
    丽正殿中,李承乾正逗弄着呵哈笑着的小李曦,却不想李厥从外面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阿耶!阿耶!”
    李厥张牙舞爪地跑到李承乾的身后,李承乾皱着眉头,训斥道:“张牙舞爪,成何体统!”
    “阿耶,大兄回来了!”李厥当即便将李象祭出去,意图分担火力。
    听到好大儿归来,李承乾让奶娘照顾好李曦,拎着李厥就走了出去。
    李象站在大门口,就看到自己爹拎着弟弟从里面走了出来。
    现如今的李承乾,形象管理可比以前要好太多,不再是那副灰突突的样子,而是帅气了好几分。
    李象咂咂嘴,我爹真是越来越像我了,这帅都越来越随我!
    李承乾将李厥放在地上,负手而立,一副寂寞如雪的样子。
    不说话,装高手。
    “阿耶!厥弟!”李象挥挥手。
    说着,就走到了他们俩的面前。
    “长高了。”李承乾瓮声瓮气地拍拍李象的肩膀,脸上流露出老父亲的神情:“好小子,都快赶上耶耶高了!”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李象说到这里,话语戛然而止。
    后面的话可不能乱说……
    “接着说啊。”李承乾倒是不知道,还在笑呵呵地问着。
    李厥在边上忽然接话:“把阿耶拍在沙滩上……”
    听到这话,李象往后一跳,当即就把自己撇清:“阿耶,这话可不是我教他的!”
    确实不是李象教的,关键李厥他姥爷也不姓毕,姓苏啊!
    李承乾飞起一脚,踹在李厥的屁股上。
    李厥吃痛,揉着屁股,吸溜冷气看着李承乾。
    “阿娘呢?”李象连忙转移话题问道。
    “你阿娘在午睡,”李承乾还虎着脸,不是好眼神看李厥:“正好你回来了,快进殿看看你的妹妹。”
    太子妃生下一女的事情,李象自然是知道的,前段时间李承乾给他来信的时候已经说了这件事情。
    “同去,同去。”李象抓住要跑的李厥的袖子,将他也带进了殿内。
    走到近前,李象探头看去,那小小的人儿,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也不害怕,甚至还张嘴咯咯地笑。
    “这就是我妹妹吗?”李象怜爱地看着。
    冷不防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