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耶象的大手(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应该说的确是有成效,萧守道本人所在的睦州,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已经骤降了百分之六七十。
    其实道理很简单,无非就是灭杀钉螺,不接触感染的水源,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不要在池塘里大小便……
    这一点听起来比较搞笑,但对于阻止血吸虫传播的确有很大的意义。
    得知是皇太孙殿下得仙人天授的这个办法,来救助万家百姓后,江南东道的百姓纷纷开始建立生祠,里面供奉着一个粉雕玉砌的娃娃。
    太孙嘛,大家的固有印象,就是一个粉嫩可爱的娃娃。
    萧守道看了,是哭笑不得。
    他倒也没觉得冒犯李象,反而还觉得这是百姓的一片赤诚,于是便也修书一封,给李象送去,详细汇报此方的事情。
    不汇报不行啊,他自己不敢擅专。
    这事儿说起来可大可小,若是放那种猜忌的帝王,百姓给储君立生祠,你这是干啥?养望?下一步是不是要取朕而代之了?
    当然李世民不是这种人,他现在对于李象的态度,就像是朱元璋看朱标一样。
    现在朝臣夸他,基本上都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但要是夸朕好大孙?嗯,那你很有眼光哦,多夸夸,朕爱听!
    现如今李象的地位,可比朱标稳固得多。
    就算是老李现在想废李象,都得琢磨琢磨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至于朱标嘛……网上传闻他是史上最稳太子,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他的稳,建立在朱元璋不想,而不是不能之上。
    真要论最稳,那还是孝惠皇帝刘盈莫属。
    稳不在于皇帝想不想废,而在于能不能。
    江南东道的政令,同样影响到了岭南道。
    现如今岭南道的实际掌权人是冯盎,在岭南相当于一方土皇帝,不过由于冯盎比较知趣懂事,知道岭南这一地不可能永世都归他所有,所以便接受了李象的暗示,请求朝廷派遣官员进入岭南道。
    这也是李象临走之前,给李世民提的建议之一。
    不止是岭南,就连回纥、契丹等部,朝廷都派遣了官员进驻,协助其部族进行管理。
    在派遣官员之前,也是要经过严格培训的,李象尤其着重强调了,不允许派遣的官员在当地作威作福,拿着大唐的鸡毛当令箭,对所在部族予取予求。
    并且李象还特地在朝中设立了一处机构,专门用于四方部族进京投诉驻地官员。
    前车之鉴可太多了,归顺的部族可不是薛延陀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万一把人家逼反了,到时候又要费钱粮去平叛,这买卖简直亏死了。
    在派遣官员的协助之下,岭南道也开始了灭杀血吸虫的活动。
    困扰江南的问题,岭南同样也有。
    岭南在这个年月,还不是后世那般繁华,多少沾点瘴疠之地的意思。
    就算是在后世,岭南这个地方的蛇虫鼠蚁,都要比北方大不止一圈儿。
    更何况是现在这个荒蛮的日子。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这个年月岭南瘴疠满地,蛇虫鼠蚁多到数不清,可大蟑螂这种东西却是没有的。
    所谓的南方大蟑螂,学名叫做美洲大蠊,原产地是南美洲,在十七世纪的时候,随着国际贸易的兴起,被带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包括我国。
    从那之后,美洲大蠊就在岭南扎根安了家,成为了岭南一霸。
    好在现如今大唐人没有被大蟑螂困扰的烦恼,也算是一件好事儿。
    在冯盎的带动之下,岭南同样颁布了灭杀钉螺的法案,与此同时,还颁布了禁止在池塘等水源边上大小便的法令。
    一是为了卫生,二则是为了预防血吸虫病。
    这年月遇到违反法令的人,办法很简单。
    学不会重开就是了,重开之后保证学会。
    你要是不想学那也行,那就重开到西边呗,反正欧洲不讲究这个。
    与此同时,冯盎还从萧守道那边引进了甘蔗,他打算也在岭南开展种植甘蔗的运动。
    无他,甘蔗赚钱啊!
    那可是白的啊!
    是什么?就是开元通宝!
    没人会嫌弃钱多,冯盎也是一样,哪怕他现在已经老得有些走不动路了。
    不过岭南的改革,冯盎是向朝廷报告的,而不是对李象报告。
    毕竟冯盎和李象也没什么关系,冯盎要负责的是朝廷,是皇帝,而不是隔着锅台上炕,去负责皇太孙。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七月末。
    农历的七月,换算成阳历,已经进了九月。
    幽州的天气已经转凉,不再如前几日那般炎热。
    李象坐在庭院当中的阴凉之下,神情悠哉悠哉。
    最近前线的捷报频传,上一次李世绩传回来战报的时候,唐军已经和回纥等部合兵一处,准备对薛延陀的主力发动进攻。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李象摇头晃脑地唱着:“打~死你这~活王八——”
    “殿下好兴致。”
    狄仁杰的声音从门口响起,李象侧过头,映入眼帘的是狄仁杰的那张胖呼呼喜洋洋的脸。
    “怀英啊——”李象拖长了声音,把手中扇子摇得吱嘎作响。
    看到李象这副慵懒的样子,狄仁杰笑笑,走上前将信件递给他。
    “殿下,京中来信,高阳公主的。”
    懒散一点儿嘛,也很正常,毕竟都是年轻人,狄仁杰如是在心里说道。
    听说是李漱的来信,李象伸出手,接过信件。
    “喔,是收获了。”李象一边看,一边笑着说道:“啊,啊哈,我就知道,把事情交给姑母去做,是最正确的选择。”
    “?那是何物?”狄仁杰好奇地问道。
    李象放下信,刚一张嘴,便想起来自己还没和他说过这件事,便笑着说道:“看我这记性,忘了与你说了。”
    “所谓,就是白叠子,其果实可以制成,而可以填充至衣物和被褥之内保暖,其保暖程度不亚于貂裘;同时又能制作成线,织作衣物。”
    “原来如此。”狄仁杰恍然道:“如此说来,这当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啊。”
    “谁说不是?”李象笑着说道:“前番我让人推广种植,结果那些个百姓都不干,你是不知道,京兆府是说破了大天,他们也不同意,就是觉得这东西不能吃,种起来没用。”
    “结果只能把这种的活儿推给铁勒人,而今收获,看到京兆府开出二十文一斤的价格收购后,那些百姓又开始反悔了。”
    “既如此,那为何不在一开始便申明以二十文钱的价格收购呢?”狄仁杰问道。
    谁知,李象却哼了一声。
    “既不相信我,又想发这笔财,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这一次,也是明明白白让人知道,只有相信我的,才配发财。”
    狄仁杰恍然地啊了一声,心里却是在暗笑。
    好家伙,原来太孙殿下竟然有点小心眼儿。
    不过这倒也无伤大雅,事实上他也表示赞同。
    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好事,京兆府又不是慈善机构,不会求着人家说快来赚点钱吧。
    自助者人恒助之,就是这个道理。
    堂堂大唐皇太孙的招牌摆在你面前,这已经是给了你莫大的机会,然而你却把握不住,那能怪得谁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