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胜天半子(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哈哈哈。”李象笑了:“玄奘法师可是一路辩经,从瓜州辩经到曲女城,这种和尚,你说他没点霹雳手段,伱觉得可能吗?”
    “倒也是。”李漱也是笑:“常人只是记住了他和尚的身份,却忘了他都做过些什么,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确实是这个道理,我也没想到姑母竟然是此等女中豪杰。”李象笑着调侃道:“都说智者以身入局,以自己为棋胜天半子,姑母倒真是有智者胜天半子的风范啊。”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李象总觉得耳边响起了“进步的小曲”。
    “多夸夸。”李漱享受地眯起眼睛。
    “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李象冲刚刚走进屋的长乐公主还有裴雪青招招手:“姑母,裴姐姐。”
    “还叫裴姐姐,你们可都已经订婚啦。”李漱调侃道:“难不成你们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也要叫裴姐姐吗?”
    到底是结过婚的女人,开起车来就是一个顶俩。
    老嫂子的污,你不服不行。
    就李漱这个水平,开起车来,能把正常的黄花大小伙子羞到满脸通红。
    “我觉得这称呼挺好的。”李象笑嘻嘻地说道,他才不会承认自己是大姐姐控。
    而裴雪青,就是妥妥的大姐姐。
    别看她刚十八,但大姐姐不是一种年纪,而是一种性格。
    有的女人,七八岁还是女孩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这种性格,比如李明达;有的女人,就算三四十岁,依旧是长不大。
    “雪青结婚以后,可就要长居武德殿了。”李丽质感慨地说道,一半是感慨,一半又是惋惜,更多的则是开心。
    好不容易拥有一个聊得很好的朋友,转眼之间就要嫁人了。
    好在是嫁给了自己的大侄儿,总归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象笑着说道:“我便叫人在武德殿修一处小筑,闲暇之时,二位姑母也不必来酒楼这种嘈杂环境,在武德殿相聚不是更好?”
    “倒也是。”李丽质和李漱都没什么意见,都觉得李象这个安排挺好的。
    说话间,裴雪青又给李象拿出几只羊毛袜子。
    “喏,大郎。”
    “怎么还是袜子。”李象挠头道,似乎从认识裴雪青以来,她一直给他织的就都是袜子。
    裴雪青不说话只是笑,倒是李漱在边上风凉凉地说道:“谁不知道你衣服自有兕子给你织?雪青也是怕你为难。”
    李象:……
    行吧。
    “迎亲的时候,可是要做却扇诗的。”李漱笑眯眯地问道:“你这皇太孙殿下,可曾准备好却扇诗?莫要到时候搜肠刮肚作不出来,贻笑大方啊。”
    李漱不说,李象还想不起来。
    这他妈,却扇诗也没学过啊……
    再说文抄也不是他性格,这事儿可是最容易露馅的。
    不是自己的,终究不是自己的。
    不过话说回来,李象也不是那种认怂的人。
    “姑母勿忧,我早有准备!”李象心虚的同时又带着自信满满。
    “哼,到时却扇诗作的不好,可不要怪我不让你带新娘子回家!”李漱威胁道。
    李象惊讶地看了一眼李漱:“姑母,您到底是哪一边的?怎么帮着裴姐姐去了?”
    “赢的那边。”李漱学着李象小象摊手。
    李象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和女人一般见识。
    从酒楼当中回到京兆府的路上,李象的脑子里还在想却扇诗的问题。
    这的确是个大麻烦,关键是他身边也不认识什么作诗作的好的人啊!
    其实抄一首诗,说是人代笔所作倒是也可以,但是问题在于,他的脑子里根本没装什么却扇诗。
    倒是记得一句“画眉深浅入时无”,但这也特么不是却扇诗啊。
    回到京兆府后,李象面色凝重地找来李景仁。
    “景仁,有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兄长但说无妨,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景仁当仁不让地说道。
    “好,就是……你知道结婚的流程吧?”李象问道。
    “家兄结婚的时候,小弟也是在现场观摩过的。”李景仁笑着说道:“结婚是什么流程,小弟早已烂熟于心。”
    “那就好,你知道却扇诗吧?”李象挠着脸问道。
    “知道。”李景仁颔首。
    “去帮我找一个诗才好的,我有大用。”李象面色凝重地说道。
    “兄长放心,这长安城如此多的人,就找不到一个穷酸措大出来?”李景仁笑嘻嘻地说道。
    关于措大的这个说法,李象本以为是出现在元明时期,倒是没想到这个年月就有人用这个词了。
    大概意思就是对于读书人的贬称,说他们酸了吧唧的。
    也有一种说法是醋大,反正都是差不多这个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