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梁魏之间的战役,陷入了僵局。
    拓跋辉战死重山,导致北魏的局势被瞬间逆转。
    北魏被迫退守延庆郡首府,与章邯率领的梁军对峙。
    若非章邯忌惮万妖之国派来的生力军鼍龙妖军与血狼妖军。
    章邯早就将史越率领的北魏军赶出延庆郡了。
    北魏朝廷得知拓跋辉战死,受到触动极大。
    北魏有一位上将军,三位中将军,拓跋辉就是三位中将军之一。
    三位中将军人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结果,拓跋辉折在了重山。
    北魏皇帝得知消息,辍朝两日。
    两日后北魏皇帝临朝,与群臣商议后,决定与大梁休战,议和!
    消息从魏武城抵达汴梁,已经是五日后。
    汴梁,皇宫。
    奉天殿上一片喜气洋洋,人人皆止不住笑意。
    今日,来自北魏皇帝的手书抵达汴梁,请梁国派出人议和。
    议和之地,就定在延庆郡与顺义郡交汇处。
    梁帝徐天德的笑容挂在脸上,高声说道。
    “北魏向我朝送书,欲与我大梁议和,诸位爱卿说一说。”
    “这议和我大梁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啊?”
    北魏主动示好,幽州的战事终于能平复,休养生息。
    梁帝也不必再为幽州的战事劳心伤神。
    丞相裴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议和。
    “陛下,老臣认为应当接受,幽州战事已经三个月有余。”
    “兵卒损伤不小,百姓流离失所,京军、地方军亦有损耗。”
    “接受北魏的议和,休战休养生息,老臣认为是极好的。”
    梁帝微微颔首,裴相的话说到了梁帝心坎儿上。
    大将军姬康亦表态。
    “陛下,幽州之战我大梁损兵折将,将士们鏖战数月。”
    “也是人困马乏,兼耗费的银钱粮草无数。”
    “休战对军民都是大大的好事,臣也赞成议和。”
    大将军与丞相表态,其余的大臣也随着一起附和。
    幽州战事平息,所有人都能松一口气。
    “陛下!臣反对议和!”
    当朝中一片支持议和的声音甚嚣尘上时,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反对声。
    梁帝的眉头微微一皱,举目望去。
    “陆尚书,你有什么意见?”
    新任兵部尚书陆放走出来,向梁帝行礼。
    陆放出身江东望族陆家,李煜因不满朝廷将潼门关给北凉,遂辞官归乡。
    陆放接替了李煜的位置,担任兵部尚书。
    陆放清高廉洁,能力极强。
    调配粮草援军往幽州,大多数事情都是陆放亲手组织,有条不紊。
    “陛下,臣认为此时不该与北魏议和,应继续增兵!”
    群臣面面相觑,心想陆放莫不是疯了?
    幽州之战好不容易要结束,你还要加码?
    大将军姬康摇了摇头,道。
    “陆尚书,幽州之战即将结束,何必节外生枝?”
    “若调兵往幽州,北魏也继续调兵,此战何时是尽头?”
    陆放抬起头,与姬康四目相对。
    “大将军,我军在重山大胜,正应该乘胜追击。”
    “龙武将军章邯担心鼍龙与血狼二妖族,不敢继续进攻。”
    “朝廷的大军应与章邯将军合兵一处,将北魏彻底打出延庆郡、密云郡!”
    陆放握紧了拳头,狠狠地挥舞一下。
    “待将北魏彻底驱逐出我大梁的国土后,再议和!”
    “让北魏割地、赔款!让北魏被打疼了,再也不敢来犯!”
    都察院左都御史杨莲眉头紧锁,问陆放。
    “若是北魏因此恼怒,继续增兵,又该如何?”
    “陆尚书,你的策略太冒险了。”
    陆放却毫不避讳,道。
    “杨大人,我军兵锋正盛北魏刚刚经历惨败。”
    “君不见那史越龟缩在延庆郡不敢出战否?”
    “再说,就算北魏敢再派兵,他们西边还有潼门关。”
    “有北凉王在,他们还敢放肆?”
    陆放已经成了北凉王徐牧的铁杆“粉丝”。
    私下里与好友相聚,逢人就夸赞北凉王徐牧的勇武与奇谋。
    大将军姬康、丞相裴坚的眼中,闪过一抹阴霾。
    他们心知肚明,这场仗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
    不是因为耗费钱粮,死伤多少士卒,而是徐牧的表现太耀眼。
    若继续打仗徐牧再有突出表现,不止陆放这样中立的大臣会倒向徐牧。
    梁帝的心思也难保不会真的改变,册封徐牧为储君。
    裴坚、姬康等人将家族的前途未来都压在了徐龙的身上。
    未来,若徐牧掌权登基,姬康、裴坚等迫害过徐牧的人,能有好果子吃?
    裴坚的目光流转,给正看向这边的皇太子徐龙使了一个眼色。
    徐龙会意满含笑意地走出来,向梁帝行礼。
    “父皇,儿臣认为陆大人的心虽好,但这策略的确过于冒险。”
    “当下北魏愿意议和,万妖之国也没有阻拦,这是好机会。”
    他指着北方,说道。
    “若大军继续进攻,不止要杀北魏兵卒还要与万妖之国交锋。”
    “万妖之国记仇,万一平天大圣继续派遣新的妖族过来。”
    “我幽州将生灵涂炭,想必,经过皇兄与章将军他们的激战。”
    “北魏与万妖之国已经长了记性,不会再轻易寇边了。”
    徐龙这番话有理有据,还不动声色地夸了徐牧一番。
    梁帝徐天德很是欣慰,点了点头。
    “皇儿所言有理,陆尚书,不要再妄意煽动刀兵了。”
    “退下吧。”
    陆放闻言脸色有些难看,他犹豫片刻并未退下。
    “陛下!这是难得的机会,若是不趁机进军,就算我大梁能与北魏议和,顶多是拿回被夺取的领土,讨不得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请陛下三思!”
    梁帝挥挥手,道。
    “不用再考虑了,朕意已决,陆尚书休要再说。”
    陆放咬了咬牙,忽然说道。
    “陛下,臣身体不适请在家休养一个月,请陛下恩准!”
    陆放心里有气,明明乘胜追击就可为大梁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梁帝却听信他人的短视之言,放弃增兵的机会。
    梁帝听闻陆放的话,眸子微微眯起。
    “也好,兵部的事务由韦典来暂代,爱卿回去好好休养吧。”
    议和的事情肯定要由兵部牵头,陆放乃是兵部尚书。
    他从骨子里就不赞成议和,去议和谈判多半会闹出幺蛾子。
    陆放告病在家也省了梁帝许多麻烦。
    兵部侍郎韦典突然“升职”,兴奋地忙出来行礼。
    “微臣韦典,定不负陛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