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盛世,如初见(正文终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汗的侄子,在吉利可汗在高平之战被唐军生擒之后,他就被推举为新的可汗。
    不过他这个可汗当得是谨小慎微,他的父亲在大唐和北汉手里那都是吃过大亏的,他叔叔当可汗的时候,自以为是开始北汉交好,动员了十几万铁骑去伐唐,还说什么要一战灭唐,打进长安。
    长安确实是进去了,不过不是打进去的,是被人抓进去了。还被封为什么“归义王”,据说每逢长安城里有庆典,都是载歌载舞的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一直不敢跟大唐对抗,也没有跟北汉起冲突。不过北汉皇帝出塞的时候,投奔突厥王帐,突利可汗突然膨胀了,要知道他爹当年可是没少被刘玄机打啊,这北汉皇帝居然投奔自己?这也太长脸了。
    并且刘承佑还十分恭顺的表示,愿意称臣,只要突厥愿意借兵给他复国,将来可以把晋阳以北全都割给突厥。
    突利可汗虽然膨胀了,但到底是知道他叔叔是怎么成了大唐归义王的。是因为长安繁华气候宜人?要是打得过我用你割让?
    所以对于称臣是接受了,还封刘承佑为定李可汗。但借兵和南下的事,仅限于口嗨。
    不过刘承佑自己出塞的时候,也带了不少部曲,其中就包括了一千多人的百保大汉和两千多禁军骑兵,都是深受刘玄机厚恩的亲兵,又由大将张世武和刘芝统领,即便是到了塞外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另外还有斛律家的骑兵近万人。
    所以大唐打过来的时候,突利可汗不是没动过卖队友的想法,但一来是大唐打到了草原,是他的主场,二来这队友也是挺能打的。且防备挺深,所以就有了桑干河之战。
    打起来之后,他就后悔了,唐军的骁勇让他想起,在武德年间跟父亲始毕可汗入侵关中,却在在子午岭被唐军骑兵打的四散奔逃。那是被大唐太宗支配的恐惧。
    不敌之后,就是玩了命跑,一路跑到了苏武牧羊之地,北海。
    跟他一起跑过来的还有刘承佑和他的那些打起仗来很猛的亲兵,两边加起来也有个四千多人。
    但谁能想到,唐军居然能追到这里来?
    大唐代王李承道带着蓝誉、段绍、王弼、张一仙、席君买、张谨等率三千骑兵,一人双马穷追不舍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北海边上追到了突利可汗和北汉皇帝刘承佑一行人。
    两人看到大唐军旗映入眼帘的时候,心里是十分崩溃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带队伍迎战。
    李承道看着突厥和北汉联军的军阵,大笑道:“将士们,你们都是大唐的好男儿,我们已经到了汉苏武牧羊的北海之地,前面突厥可汗突利,北汉伪帝刘承佑,他们都在前面,现在我要你们跟我一起,生擒此二酋,建立不世之功!”
    “杀。”
    说罢,手持长槊一马当先,向着敌阵冲了过去。
    身后的唐军将士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行军有些疲惫不堪,但仍旧义无反顾随着他们的主帅发起了冲锋。
    因为皇帝的儿子,那个只有二十岁的少年跟他们一样走了上千里,风餐露宿,宵衣旰食。
    他冲在第一个,谁也没有不燃烧自己的理由。
    全军出击,势若奔雷。
    北海之战,追击千里的唐军一战功成,生擒突利可汗并北汉皇帝刘承佑。
    此战,大唐主将是皇帝李元徽之子,代王李承道。风头一时无两,一战擒两万,真正意义上灭突厥北汉。
    李承道带着一众俘虏于七月,经由并州回返关中。
    李元徽带着百官迎接立下大功的次子,并且封其为燕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且献俘太庙,祭告祖宗。
    原本李元徽想封他为秦王,但这个封号那是二哥的,封自己家老二为秦王.还是算了吧。
    一来是怕二哥家的几个小子心怀不满,二来是怕这小子飘了。
    至于燕王就没所谓了,如果封长子为燕王,那可能会让人浮想翩翩,但次子母家是广陵张家,根本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桑干河以及北海之战后,对于大唐来说不单单是意味着再次灭掉了突厥,生擒了两个君主。
    甚至整个草原都没有强大的对手了,大唐基本解决了北境威胁。并且这两仗打完了大唐缴获的马匹牛羊数以百万计。这代表着从此不再缺马了。
    于是李元徽决定在北境设立军镇,以都护府、都督府监管诸部。
    并借着自己家这老二带来的军事成功的红利,对卫府军进行重新的整编和整顿。
    正式定称为十六卫。其中的十二卫为府兵的领导机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又在全国范围设置折冲府,十二卫遥领天下六百五十七个折冲府,分领诸军府到长安上番宿卫的府兵,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
    十六卫另外四卫是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